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青海湟中:冷凉蔬菜从高原到全国只需40小时

发布日期:2025-08-04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孙海玲  浏览次数: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盛夏七月,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冷凉蔬菜迎来丰收季。然而,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市场需求攀升,如何让这些新鲜蔬菜高效、保鲜地运往外地?为此,湟中区大力建设冷链体系,为冷凉蔬菜的“鲜”行之路保驾护航。走进湟中区拦隆口镇长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保鲜库里的忙碌气息扑面而来,负责人汉喜梅和工人们正麻利地装碎冰袋,隔壁泡沫箱车间机器嗡嗡作响,分拣台前的

盛夏七月,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冷凉蔬菜迎来丰收季。然而,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市场需求攀升,如何让这些新鲜蔬菜高效、保鲜地运往外地?为此,湟中区大力建设冷链体系,为冷凉蔬菜的“鲜”行之路保驾护航。

走进湟中区拦隆口镇长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保鲜库里的忙碌气息扑面而来,负责人汉喜梅和工人们正麻利地装碎冰袋,隔壁泡沫箱车间机器嗡嗡作响,分拣台前的工人们手不停歇地挑选、分装。这些冷凉蔬菜,即将踏上40小时的冷链旅程,奔赴江苏、广东等地的市场。

“从地头到餐桌,靠的就是这‘冰鲜组合’。”汉喜梅笑着说,加冰、装箱、分拣,每一步都为了锁住蔬菜的新鲜,“40小时直达,品质一点不差,这全靠咱们的冷链体系支撑着。”

该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环境资源,常年流转土地1200亩,种植莴笋、芹菜等10多种高品质冷凉蔬菜。2023年,合作社落实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打造了蔬菜包装泡沫箱制作车间、制冰车间,形成以生产、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辐射带动周边12个村发展蔬菜生产与销售。

如今的湟中,冷凉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全区12万亩种植面积,产量突破30万吨,不仅满足本地餐桌,更成了深圳、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菜篮子”常客。

这背后,是不断完善的冷链“硬支撑”:225座蔬菜保鲜库、6.8万吨总库容,小南川、浅山片区的区域性配送中心,织成了一张覆盖采收、仓储、运输的保鲜网络。对农户来说,冷链带来的不仅是新鲜,更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在这儿干了两年多,地里忙时就去除草、施肥,闲了就来保鲜库打包,一个月能挣4000元到5000元,很稳定,家里也顾得上。”员工李建兰的话,道出了全区2.06万名蔬菜从业人员的共同心声。

除了硬件升级,湟中区还在探索创新冷链物流模式。“电商直供”“订单式种植”砍掉中间环节让蔬菜从田间直接对接市场,“最短时间送达”的目标,让“湟字号”鲜品更具竞争力。正如湟中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巴三姐所说:“冷链不仅解决了保鲜运输难题,更拉长了产业链,让更多农户跟着富起来。”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殷荣成 朱月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