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荔林水乡的绿色蝶变(吴玥)

发布日期:2025-08-18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  浏览次数: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晨光漫过木兰溪,北大村以水为脉,清淤护岸后“水上巴士”重现碧波;盛夏荔林挂满丹果,“一树多品”嫁接技术让百年古荔结出新果;暮色中全息投影演绎莆阳千年文脉,古厝与光影共舞;科举门下状元文化季激活“文化IP+生态旅游”;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千年荔林与活力水乡共融,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图景。

内容由AI智能生成

晨光漫过木兰溪的水波,给北大村的荔枝林镀上一层金边。老荔枝树的虬枝间,几只白鹭扑棱棱飞起,翅尖扫过垂落的丹果,惊起一串晨露——这是闽中水乡最寻常的清晨,却藏着生态中国最生动的注脚。在福建省莆田荔城区西天尾镇,三溪交汇的沃土上,这座因荔而生的村落,正用千年荔林的新绿、水乡航道的清波、古厝檐角的晨辉,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答卷。

北大村布满河道,涧水潺潺,荔林葱郁。

水是北大村的血脉。站在顶墩桥的青石板上眺望,“水上巴士”正划破碧波,载着游人往荔林深处去。明代的石桥静卧溪上,石缝里冒出几丛青苔,桥洞倒映在水里,像一串串联起古今的钥匙。船行处,两岸荔枝树的枝叶在风中轻摇,树影婆娑入水,碎成满河流动的翡翠。村民说,这水脉曾差点断了——20世纪末,沿岸些许杂乱的搭建、偶见的漂浮物,让木兰溪的灵韵打了折扣。如今不一样了,清淤护岸、疏浚航道,水岸协同的“黄金航线”串起绿心荔林与古村群落,“舟行碧波上”的诗意,成了村民日常推门可见的风景。

最动人的还是盛夏。千株荔枝树挂满丹果,沉甸甸地压弯枝头,风过处,红果、绿叶在阳光下跳跃,像无数个小灯笼在叶间闪烁。村里的老人说,这些荔枝树少则百岁,多则数百年,是祖宗留下的“绿色银行”。可这“银行”也曾遇到过难题:品种单一、挂果不稳。后来村里请来高校科研团队,在老树上嫁接五地珍稀品种,“一树多品”的奇迹让百年古荔焕发新生。百亩采摘乐园里,孩子们踮脚够着枝头的果实,笑声惊起了树间的蝉鸣,这自然的馈赠,就这样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幸福。

北大村绿心·荔洲岛沉浸式水上巴士夜游项目。

暮色四合时,水上的光影渐次亮起。4公里航道上,全息投影在水幕上勾勒出莆阳千年画卷:抗倭将士的刀光剑影划破夜幕,还原古兴化城军民共守的豪情;“文献名邦”的匾额在水幕上熠熠生辉,映照出莆阳学子寒窗苦读的身影;元宵板凳龙灯的火龙在波光中蜿蜒,千百盏灯火连成流动的星河……游客坐在竹筏上,看光影里的历史与岸边的古厝重叠,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时光的纹路。这场精心打磨的夜游盛景,不是对自然的惊扰,而是用现代光影为千年文脉点睛——岸边的妈祖宫灯火通明,檐角的风铃与船上的笑声交织,传统与当下,在水波里达成了最美的和解。

走进古村深处,更觉时光在这里放慢了脚步。200多座莆仙风格民居错落有致,燕尾脊在蓝天白云下划出优美的弧线。推开一座百年老宅的木门,吱呀声里仿佛能听见过去的故事:墙上砖雕的缠枝莲纹,在光影里仍显精致。天井里的老井还映着天光,墙角的青苔记录着岁月的湿度。在崇德社前的空地上,几位老人正带着孩童做灯笼,竹篾碰撞的轻响,和远处游船的马达声奇妙地融合。

北大村创新打造的莆籍院士特色展区。

荔枝林里的科举门是另一种时空对话。13座复刻的牌坊下,刻着21名莆籍状元的生平,风吹过牌坊上的名字,像历史在轻轻应答。而北大村“穿越北大”状元文化季的举办,更让这份历史的回响有了新的韵律——成功推出“穿越北大上北大”文化IP,探索出“文化IP+生态旅游”的发展新路。研学的孩子们穿着汉服走过,触摸着牌坊上的字迹,听老师讲“文献名邦”的典故。不远处的院士特设展区里,15位当代莆籍院士的事迹熠熠生辉,古之状元与今之院士,在这片荔林里完成了跨越千年的接力。村里的老人说,这才是最好的传承:让老树结新果,让古训育新人。

绿心深处的北大村,荔枝红了。

产业的活水,让这片土地更有活力。荔枝文化节上,汉服姑娘提着竹篮穿梭在林间,采摘的游客排起了长队;草坪音乐会上,年轻人随着旋律摇摆,身后的古厝成了最特别的背景板;“状元宋韵”营地中,围炉煮茶的老者与研学的学生相谈甚欢……这些场景背后,是“三位一体”的运营智慧:村集体以土地入股,专业团队规划业态,村民在家门口当起了船夫、讲解员、手作师傅……去年,北大村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均增长30%,数字背后,是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

夕阳西下,最后一班“水上巴士”靠岸,船夫收起船桨,望着岸边渐次亮起的灯笼,脸上漾起笑意。他打小在溪边长大,年轻时也曾撑着小木船在溪上帮衬着运些农资,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游船师傅。“你看这水,清了;这树,旺了;来的人,多了。”他指着不远处自家的老屋,“儿子也回来了,开网店卖荔枝干、荔枝蜜,忙得脚不沾地呢。”说话间,荔枝林里传来晚归鸟儿的啼鸣,与远处的欢声笑语相和。

这便是北大村的故事:以水为脉,让清波映出发展的底色;以荔为魂,让古树结出幸福的果实;以文为桥,让传统照见未来的方向。从千年荔林到活力水乡,这里的每一片叶、每一滴水、每一块砖,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当绿水青山被细心呵护,当生态优势与文化底蕴相拥,乡村振兴的画卷,便会在神州大地上徐徐展开,绘就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林跃佳 袁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