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科技 » 科技动态 » 正文

唐湘如:让国产香米成增收利器

发布日期:2021-08-15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龙跃梅  浏览次数:16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唐湘如教授在田间指导。受访者供图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在世界产稻国中位居第二,但却是世界第一大稻谷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约60%的人以稻米为主食,水稻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香米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的优质稻种,颗粒晶莹,透明如玉,营养丰富。据史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已有香米种植,唐代武则天时期香米被列为贡


唐湘如教授在田间指导。受访者供图

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在世界产稻国中位居第二,但却是世界第一大稻谷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约60%的人以稻米为主食,水稻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香米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的优质稻种,颗粒晶莹,透明如玉,营养丰富。据史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已有香米种植,唐代武则天时期香米被列为贡米。如今,香米在饭桌上仍然很受欢迎。据了解,每年粤港澳大湾区都要进口1000亿元以上的高端香米。

如何让国产的香米“香起来”,产量高起来?

记者7月18日得知,华南农业大学农村科技特派员唐湘如教授及团队,有针对性地研究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香稻增香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解决了我国香米香气不如泰国香米浓的问题;还解决了在同一地区,使用同一香稻品种连续种植时,香气明显下降且产量不高等技术难题。

唐湘如教授长期从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科研成果丰硕。“水满田畴稻叶齐,扎进地头搞科技”,唐湘如教授及团队积极开展“科技助农”行动,从香稻的播种育秧、田间栽插、病虫害防治,到收获加工,多位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加强香稻增香(富硒)栽培技术和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推广,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增加了农民的种稻效益。目前,唐湘如团队的技术成果已在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吉林、黑龙江等省区累计推广5000多万亩,增收近140亿元。

在广东省的从化香米产业园、龙门丝苗米产业园、兴宁丝苗米产业园和罗定丝苗米产业园,唐湘如教授及团队把科研成果“种”在了田间地头,多项科研成果得以成功转化。

从香米新品种、香米增香栽培技术到香米保香贮藏加工技术,在香米生产的全产业链上,唐湘如教授及团队通过为种植农户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提供增香栽培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提供香稻专用绿色农药、统一提供贮藏及加工等科技服务,创造了香稻生产的一个又一个奇迹。2020年,应用丝苗米富香提质增效技术生产的双季香稻谷,年亩产达到1300.12公斤,突破了香稻产量的纪录。

据悉,科技特派员们还创建了丝苗香米品牌并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品牌香米14个,提升丝苗香米价格2倍以上,使稻农每年每亩地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记者龙跃梅)

责任编辑:刘维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