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品牌建设 » 品牌资讯 » 正文

内蒙古羊毛公证检验为农牧民增收提供助力

发布日期:2021-08-24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作者:崔万成 闫锡坤  浏览次数:11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获悉,随着羊毛交易旺季的到来,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度羊毛公证检验工作全面铺开,由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派往苏尼特右旗、兴安盟、鄂尔多斯乌审旗分检验场所的3个羊毛公证检验工作组,全部进入超负荷检验工作状态。截至目前,内蒙古全区公证检验羊毛350批、10700吨。在鄂

近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获悉,随着羊毛交易旺季的到来,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度羊毛公证检验工作全面铺开,由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派往苏尼特右旗、兴安盟、鄂尔多斯乌审旗分检验场所的3个羊毛公证检验工作组,全部进入超负荷检验工作状态。截至目前,内蒙古全区公证检验羊毛350批、10700吨。

在鄂尔多斯乌审旗,细羊毛交易中心一派繁忙景象。乌审旗分检验场所实验室内,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的检验技术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每年8月份是羊毛交易的高峰期,我们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加班加点开展检测工作,为的是不耽误羊毛交易,让农牧民尽快把羊毛卖出去,卖上个好价钱。”该中心毛绒公证检验科科长邹俊说。

乌审旗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牧业大旗,也是全国县域规模最大、品种质量最佳、繁育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最健全的优质细毛羊产业基地,全旗细毛羊总数突破120万只,年出栏50万只,细毛羊产业收入占农牧民总收入的65%以上。

为规范毛绒市场,推动毛绒产业健康发展,维护农牧民和企业切身利益,2005年起,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区毛绒集中产区羊毛交易环节实行公证检验制度,搭建羊毛质量检验检测平台,将羊毛质量检测向前端交易环节延伸,企业与农牧民交易双方依据公证检验数据净毛计价。公证检验制度的有效推行不仅节省了企业在交易结价、内部质量控制、配置原料等方面的成本,而且直接推动了农牧民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机制的建立,让企业和农牧民都享受到了质量带来的红利。据了解,经过公检的羊毛平均售价较未公检羊毛提高3—4元/公斤。

这几年,乌审旗细羊毛因毛细、纤维长、同质性好、净毛率高而闻名,吸引了全国的毛绒企业。如今,乌审旗细羊毛已成为内蒙古优质毛绒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傅炜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