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甘肃庆阳2个村镇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发布日期:2021-11-17  来源:陇东报  作者:南力 赵小蕊  浏览次数:8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11月12日,记者从甘肃省庆阳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庆阳市宁县焦村镇(苹果)、环县曲子镇西沟村(紫花苜蓿)2个村镇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至此,庆阳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累计达到7个。据悉,发展“一村一品”是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获得认定

11月12日,记者从甘肃省庆阳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庆阳市宁县焦村镇(苹果)、环县曲子镇西沟村(紫花苜蓿)2个村镇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至此,庆阳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累计达到7个。

据悉,发展“一村一品”是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获得认定推介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将进一步发掘乡村产业的功能价值,开发特色产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村、产镇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焦村镇某果园内工人在疏幼果。 胡文韬 摄

近年来,庆阳市按照“南牛北羊、塬果川菜、草畜平衡、农牧循环”的发展思路和“四区四带”产业布局,突出“牛羊猪鸡、果草菜药”八大主导产业,坚持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作为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的重要举措,积极打造一批优势特色鲜明、质量效益显著、联农带农紧密的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进一步发掘乡村产业功能价值,开发特色产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南湫乡种植的大片紫花苜蓿。徐雅荷 摄

目前,庆阳市牛、羊、猪、鸡存栏分别达到35.41万头、269.55万只、57.24万头、802.16万羽,出栏分别达到14.56万头、117.37万只、52.92万头、2508.89万羽,苹果、一年生牧草、瓜菜、中药材面积分别达到133万亩、110.18万亩、111万亩、45.85万亩,基本形成了宁县和庆城苹果、环县肉羊、镇原肉鸡、西峰生猪、正宁肉牛、合水奶山羊等县域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

工人给羊羔喂食草料。南力 摄

同时,庆阳市建成环县百万只肉羊产业大县、宁县全国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和镇原县西北最大的白羽肉鸡产业基地,建成西峰、镇原、宁县3个存栏10万头以上的生猪产业大县,建成陇上田园2万头肉牛产业园。

责任编辑:傅炜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