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乡亲不过上好日子死不甘心”的坚定信念,担任村书记34年、与血癌抗争29年的范振喜,带领党员和全体村民自力更生,硬是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了燕山山脉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他就是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被誉为“农民铁书记”的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
范振喜 图片转载自新华网
先公后私 矢志为民
1987年,25岁的范振喜在乡亲们的信任与期盼中,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只剩两间破房子,一张三条腿儿的桌子,一部没有摇把儿的电话,外加8万多元的外债。
当选后的范振喜横下一条心:说什么也要干出个名堂!但是,没有钱什么也办不成。当时村里有几个小矿点,都由个人开采着,其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是范振喜的亲二哥范振礼承包开采的矿点。
范振喜找到二哥范振礼,求他说:“哥,村里没有经济收入,我这个支书啥也干不成,着急啊!只有咱们家把矿拿出来村里才能有出路。我答应过要带大伙过好日子,哥算我求你了。”
范振喜收了二哥的矿,其他几个矿点看到范振喜动了真格的,只好也和村里签订了承包合同,每年向村里缴纳一定的承包费。理顺了矿点承包关系,村集体当年进账近10万元,奠定了周台子村发展的第一块基石。
范振喜上任后整顿矿点、清理陈欠、治理乱砍滥伐,取得明显效果,干部群众气顺劲足。他带领大家背石下河、垒坝造田,发展形势越来越好,村里各项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
鱼水情深 血肉相连
1991年秋天,范振喜为村办企业考察项目时,夜以继日的操劳造成免疫力低下,再加上不小心接触有毒的化学物质,范振喜不幸患上了血癌。
要控制住病情,唯一的办法是去北京的医院做骨髓移植手术,但光住院押金就要十万元,这对于当时的范振喜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何况,骨髓移植还需要直系亲属配血型,范振喜父母年迈多病,大哥残疾,二哥当时为收矿的事又“断绝”了兄弟关系,范振喜只好选择了放弃。
危难之际,当时还不富裕的乡亲们自发地为他捐款10多万元。他们说:“我们不信2000多口人就没有和书记配型一样的,一定要把他的命保住。”
范振喜捧着大家给他凑的救命钱,听到村民的这些话,泪水哗哗地往下流。他暗下决心:“从此,我这条命已经不属于我个人,说什么我也要挺过去!”
去北京看病的那天,村里两三百人把他送到村口,大伙说:“振喜,我们等着你回来。”
发誓和范振喜“断绝”关系的二哥第一时间赶到北京,为弟弟捐献了骨髓。他说:“换作别人我也会救,不冲他是我兄弟,就冲他是个好书记。”
术后不到三个月,范振喜就把医生的叮嘱抛在脑后,拖着脆弱的身体,开始了超负荷工作。
由于多年辛苦工作,范振喜患上心肌梗塞、脑梗塞、干眼症等多重疾病,先后五次病倒在工作岗位、三次大手术、四次接到病危通知,至今每天仍需服用10多种药物,但范振喜无怨无悔。支撑他干下去的是对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承诺,是父老乡亲的血肉深情。
积极探索 创新发展
1995年,范振喜决定依托收回的铁矿点,建一个年加工5万吨铁矿石的铁选厂,资金缺口70多万元。范振喜提议向村民借,并承诺:“赚了是大伙的,赔了村干部砸锅卖铁也还给大家,决不让百姓受损失。”就这样,走东家串西家,跑了半个月,按下230多个红手印,终于筹齐了建厂钱。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厂当年就收回了投资,兑现了承诺。随后又相继建起10多个村办企业,为村子发展蓄积了后劲。
范振喜 图片转载自新华网
他就是靠着忠诚、进取、求实、奉献的精神,团结带领干部群众,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把一个村集体欠外债8万元、人均收入不足400元的特困村,建设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0多亿,集体年收入3000多万元,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的富裕村、文明村、幸福村。
范振喜和村民发挥创新精神,率先进行新民居建设、率先进行土地流转、率先进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率先进行村民素质提升。据此,周台子村建立了村庄城镇化、产业多元化、福利制度化、养老一体化的和谐富裕新农村,创造了贫困山区建设的奇迹。
履职尽责 永葆本色
范振喜有很多次升迁的机会,但他都选择了留下,他离不开家乡这片热土,离不开生死与共的父老乡亲,周台子村村民同样也离不开他。
周台子村村民都记得,2006年村“两委”选举前,范振喜因病住进了医院,他坚持选举照常进行,当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生死未卜,人不在选举现场的时候,他仍然全票当选。如今,他再次连选连任成为周台子村党委书记兼村主任。
多年来,范振喜时时刻刻严于律己、甘于奉献、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他没让一个家人亲属在村班子和村办企业任职,涉及村里的大小工程,他都不让家人和亲属沾边。每天工作时间达16个小时,没有节假日、不休礼拜天,但他却不拿村里的一分钱工资。各级组织给予他的奖励、资金,都被捐献出去。
他的事迹被中组部拍成电教片《用生命创造辉煌》《拼了命富百姓》,以他的事迹改编的“十八大”重点献礼影片《咱们是亲人》全国上映后获得一致好评。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基层干部”“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
来源:承德新闻网
作者单位:承德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郑茗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