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山东省成武县孙寺镇千余亩撂荒地“复耕还粮”

发布日期:2022-02-20  来源:农村大众报  作者:张超  浏览次数:42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2月3日,晌午过后,山东省成武县孙寺镇炮声张庄村村民张续国来到自家田边,望着年前刚刚流转来的78亩复垦地,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耕种计划。部分流转出去的复垦地种上了小麦。“这里以前是我们村的撂荒地,大概有200多亩。”一年多前,眼前这些地还是杂草丛生,炮声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存良说。炮声张庄村有817人、1300余亩耕地,是个典型的鲁西南平原村,村里传统

2月3日,晌午过后,山东省成武县孙寺镇炮声张庄村村民张续国来到自家田边,望着年前刚刚流转来的78亩复垦地,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耕种计划。

部分流转出去的复垦地种上了小麦。

“这里以前是我们村的撂荒地,大概有200多亩。”一年多前,眼前这些地还是杂草丛生,炮声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存良说。

炮声张庄村有817人、1300余亩耕地,是个典型的鲁西南平原村,村里传统的板材加工生意历经30多年,日趋式微。传统农业产出的效益低,农村劳动力外流,困扰着村庄发展,土地撂荒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何盘活撂荒地?

2020年10月,孙寺镇党委政府进行了一次逐村逐户的摸底排查,一查吓一跳——全镇被抛荒弃耕的耕地有1205亩,时间最长的达7年;在耕土地中,粮食种植比例也大幅压缩。

“外面机会多,青壮劳动力出去打工也便利。留在村里的,也多以板材加工家庭作坊为主,效益低。”孙寺镇党委书记田长青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作为周边有名的粮食产区,如今吃粮需要外购的人家却不在少数。

在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孙寺镇在推动承包户种好责任田的同时,推动土地流转,将群众无力耕种的土地交由本地农业科技公司或者种粮大户集中经营。

孙寺镇还在成武县率先推行“田长制”,设置“大中小”三级田长,分别由乡镇、村党支部、村小组主要负责人担任,设置由农户担任的田块长。全镇151名田长共治共管,将耕地保护、复耕还粮的责任网格化,逐级压实。

作为中级田长的张存良,在了解到村庄撂荒耕地的实际情况后,三番五次上门做群众工作。“主要是怕土地交出去就不是自己的了。”村民张明勋宁肯地荒在那儿,也迟迟不肯点头将土地流转出去。

“地还是你们的,村里重新整理然后发包流转,还是种粮食,每年还能有800元收入。”张存良采取迂回战术,先说通了张明勋在北京上班的儿子,然后带上土地流转合同逐页向他解释。张明勋终于安下心来:“签!”

荒地变良田的故事,正在越来越多的村庄上演。

眼下,孙寺镇曾被撂荒的1205亩耕地,复耕面积已达97.3%。春节过后,剩余的复耕地也将陆续流转出去。

张存良告诉记者,下一步,村里将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肥沃的土壤、完善的设施配套将大大增强经营户的抗灾能力,为粮食高产稳产提供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窦硕峰 王德贞

总平台审核编辑:李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