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农业科普 » 正文

科技名词 | 西伯利亚高压 Siberian high

发布日期:2022-02-28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浏览次数:750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西伯利亚高压 Siberian high定义:冬半年中心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性高压。学科:大气科学_天气学相关名词:蒙古高压 亚洲高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延伸阅读】西伯利亚高压是出现在蒙古—西伯利亚区域的半永久性冷高压。秋季以后,随着太阳的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逐渐缩短,气温逐渐降低。西伯利亚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加之极地冷空气的侵入和有利的地形条件

西伯利亚高压  Siberian high

定义:冬半年中心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性高压。

学科:大气科学_天气学

相关名词:蒙古高压 亚洲高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西伯利亚高压是出现在蒙古—西伯利亚区域的半永久性冷高压。秋季以后,随着太阳的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逐渐缩短,气温逐渐降低。西伯利亚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加之极地冷空气的侵入和有利的地形条件,冷空气在此不断聚积,使这里成为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冷空气密度大,大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了北半球最强、覆盖面最广的高压,即西伯利亚高压。

西伯利亚高压是北半球四个主要的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之一,冬季高压中心位置在西伯利亚—蒙古一带,春季东移,盛夏消失。由于该区域以北是北冰洋,冬季气温也非常低,两地间的气压差较小,因此往北流动的气流不十分明显。同时,西伯利亚地区所在的纬度主要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所以往西流动的气流也不明显,而从西伯利亚高压往东和往南流动的气流则十分强劲,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东亚地区形成了西北季风。来自西伯利亚高压的西北季风就是影响我国冬半年大幅降温的主要因素,也是我们常说的“冷空气”。

西伯利亚高压常常在高空气流的引导下入侵我国,强冷的西北气流南下造成我国大范围的寒潮天气。西伯利亚高压的移动速度,从源地移出时较大,之后逐渐变小。在山脉和丘陵地带移动较慢,在平原和海上移动较快。西伯利亚高压的活动呈现周期性,前后两次冷空气南下的间隔周期,冬季平均7到10天,春季平均3到5天。

从秋季到冬季,西伯利亚高压所影响的范围自北向南逐渐扩大。冬季势力强大,甚至可以影响到中国南海、菲律宾和琉球群岛;春季势力逐渐减弱,影响范围又自南向北缩小;夏季很少影响我国。

责任编辑:张鹏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