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生态环境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取得显著成效 受理生态环境信访举报28.7万件
  •  
  • 贵州: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贵州: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 贵州: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徐帅
    • 2022-07-05
  •  
  • 我国近十年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
  •  
  •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我国防沙治沙取得显著成效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我国防沙治沙取得显著成效
    •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我国防沙治沙取得显著成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杨慧
    • 2022-06-17
  •  
  • 三北防护林工程有效防护农田超3000万公顷
    三北防护林工程有效防护农田超3000万公顷
    • 三北防护林工程有效防护农田超3000万公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高春洲
    • 2022-06-17
  •  
  • 福建连江:人鸟和谐共家园
    福建连江:人鸟和谐共家园
    • 近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山堂村,农民在水田中劳作时,吸引大批鹭鸟在周边觅食嬉戏,构成一幅人鸟和谐的田园美景。近年来,福建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在连江县山堂村,一群鹭鸟和须浮鸥伴随着犁地机,上下翻飞、觅食嬉戏。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几只黑翅长脚鹬飞过连江县山堂村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大批鹭
    • 2022-06-17
  •  
  • 生态环境部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片
    生态环境部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片
    • 生态环境部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片生态环境部责任编辑:杨嘉熙
    • 2022-06-15
  •  
  •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兴则文明兴
    • 自然孕育了所有生命和物种,人类来源于大自然,所以,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中国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生态传统,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孔子就因提倡不用排网捕鱼、不射归巢之鸟而成为生态保护的楷模……我们的祖先早就具有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思想,保护生态的理念不同程度地落实到制度、风俗、行动上,在生态保护方面为人类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依此形成蔚
    • 杨海蒂 2022-06-14
  •  
  • 科普 | 气候变化正在影响人类健康
    科普 | 气候变化正在影响人类健康
    • 日前,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公布了“2021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这些科学事件既有基础研究成果,也有现实可操作的措施。而人们也从这些事件中发现,气候变化不仅会造成温度变化或极端天气增多,更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那么,“双碳”与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关系?极端气候有哪些不良影响?我国“双碳”监测工作开展得怎么样?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主任
    • 崔兴毅 2022-06-13
  •  
  • 科普 | 如何用科学预警守护人类家园?
    科普 | 如何用科学预警守护人类家园?
    • 2020年,南极大陆创下18.3摄氏度的温度纪录;俄罗斯小镇维尔霍扬斯克38摄氏度的气温成为新的北极温度纪录。全球温度上升加速了世界各地极端天气的发生,致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影响人类健康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在极端天气日趋频发的当下,人类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守护自己的家园呢?中国是世界上
    • 杨继国 2022-06-13
  •  
  • 停伐禁牧后中国北疆林草生态持续向好
    停伐禁牧后中国北疆林草生态持续向好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和尔图林场风光(无人机照片,2021年7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1日电 清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一座管护站外,55岁的孙安青骑上摩托车,前往他所负责的森林管护区巡逻。“停伐7年来,林子越来越稠密,更见不得一点火星。”孙安青说,“现在还是防火关键期,巡逻、管护不能马虎。”孙安青是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龙山
    • 赵泽辉 王雪冰 于嘉 2022-06-12
  •  
  • 2022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宣传片
    2022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宣传片
    • 2022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宣传片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 三沙卫视责任编辑:杨嘉熙
    • 2022-06-09
  •  
  • 湿地保护 wetlands protection
    湿地保护 wetlands protection
    • 6月1日,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新阶段。国家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重要湿地依法纳入生态保护红线。China's new law on wetlands protection took effect on June 1. The law's implementation marked a new stage of law-based wetlands protection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law, the country
    • 2022-06-08
  •  
  • 科普 | 如何抓住“碳”先机?
    科普 | 如何抓住“碳”先机?
    •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承诺,要力争于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30·60”计划。此后,碳达峰与碳中和一直是引人注目的“热词”。实现“双碳”目标,对中国和人类意味着什么?又会为中国的工业体系以及我们生活的这颗星球,带来怎样的改变?何为碳达峰?何为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源头
    • 程国明 2022-06-06
  •  
  • 科技名词 | 世界环境日 World Environment Day
    科技名词 | 世界环境日  World Environment Day
    • 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定义:1972年10月,联合国大会将当年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学科:世界历史_综合_国际会议、宣言相关名词: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环境保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延伸阅读】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举行大规模的会议讨
    • 2022-06-06
  •  
  • “双碳”之诺
    “双碳”之诺
    • “双碳”之诺新华社责任编辑:张博简介2020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作出实现“双碳”目标的中国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 2022-06-06
  •  
  • 海报:2022年环境日
    海报:2022年环境日
    • 海报设计:刘静责任编辑:齐翼
    • 2022-06-05
  •  
  • 第51个世界环境日 万里高空看中国画卷十年蝶变
    第51个世界环境日 万里高空看中国画卷十年蝶变
    • 第51个世界环境日 万里高空看中国画卷十年蝶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刘宏
    • 2022-06-05
  •  
  • 第51个世界环境日 中国珍稀保护动物物种不断丰富
    第51个世界环境日 中国珍稀保护动物物种不断丰富
    • 第51个世界环境日 中国珍稀保护动物物种不断丰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刘宏
    • 2022-06-05
  •  
  • 河北:打造“美丽海湾” 渤海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河北:打造“美丽海湾” 渤海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河北:打造“美丽海湾” 渤海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李旸
    • 2022-05-27
  •  
 «上一页   1   2   …   14   15   16   17   18   …   33   34   下一页»   共673条/34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