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25年青春接力 他们把论文“种”在荒漠里
    25年青春接力 他们把论文“种”在荒漠里
    • (视频)每年4月到10月的草木生长季,都有一群青年像候鸟一样来到毛乌素沙地,以大自然为师,开展荒漠化防治研究。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位于宁夏盐池县沙泉湾,30多年前,盐池县草原急剧退化,全县沙化土地面积一度达八成以上。2000年起,北京林业大学每年派师生到这里,探寻治疗“地球癌症”的科学方法,为我国防沙治沙提供科技支撑。
    • 马丽娟 张泽钰 张瀚暘 2025-06-19
  •  
  • 为“中亚之泪”带来绿色希望——中国科学家助力破解咸海生态危机
    为“中亚之泪”带来绿色希望——中国科学家助力破解咸海生态危机
    • 5月底,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平辗转抵达乌兹别克斯坦西部城市努库斯,参与同乌兹别克斯坦咸海国际创新中心的科研合作。他已经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奔赴这个位于咸海附近的城市。这次,王平和同事们带来了两样“宝贝”:盐生植物种子和光伏技术。咸海处于亚欧大陆腹地,地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泊。自20世纪60年代
    • 2025-06-19
  •  
  • 青海: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 青海: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责任编辑:吴玉蓉 赵晶
    • 2025-06-19
  •  
  • 量子计算机能秒解密码吗
  •  
  • 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整治“黑灰产业链”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保护鸟类活动
  •  
  •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科学治沙 兴业利民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科学治沙 兴业利民
    • 责任编辑:杨雪
    • 2025-06-18
  •  
  • 毁林毁草、水土流失、非法采矿……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集中通报3省区典型案例
    • 2025-06-17
  •  
  • 内蒙古:“绿色长城”崛起库布其沙漠北缘
  •  
  • “三北”生态行|“以工代赈”让农牧民由治沙“看客”变“主角”
    “三北”生态行|“以工代赈”让农牧民由治沙“看客”变“主角”
    •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自“三北”工程攻坚战开展以来,内蒙古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推广“以工代赈”模式,累计带动10.4万农牧民参与,发放劳务报酬10.2亿元,让农牧民由治沙“看客”变“主角”。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农民在防沙治沙项目区铺设沙障。田志强 摄(新华社发)连日来,地处黄河“几字弯”北岸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林场光伏治沙项目
    • 李云平 2025-06-14
  •  
  • 织密海底生态“一张网”!河北这样守护“海底草原”
  •  
  • 黄土高原生态宝库焕新!宁夏云雾山“生命档案”喜添52个新物种
    黄土高原生态宝库焕新!宁夏云雾山“生命档案”喜添52个新物种
    •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腹地,一场跨越两年的生态探秘行动取得重大突破!2023年至2025年,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中国科学院两大研究所等顶尖科研力量,组建联合科考队深入云雾山,成功解锁保护区未记录植物、动物种类31个(14种植物、2种哺乳动物、15种鸟类),新记录昆虫21种,52种动植物首次纳入保护区“生命档案”,
    • 胡艳莉 2025-06-13
  •  
  • 湖北利川:生态修复让莼菜重获生机
    湖北利川:生态修复让莼菜重获生机
    • 武陵大地的丰饶温润,最能显见于舌尖。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独有的一道佳肴——莼菜,以其黏滑鲜嫩的口感,承载着当地人的夏日滋味。莼菜在植物学上属睡莲科莼菜属,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其茎叶含有丰富的胶质,口感黏滑,富含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丰富,具有药食两用的保健作用,被誉为“水中碧螺春”。但这一食界珍馐曾因生长环境
    • 蔡俊 姜曦 陈怡霖 夏苗苗 2025-06-13
  •  
  • 全球最大麋鹿保护区麋鹿种群数量突破8500头
    全球最大麋鹿保护区麋鹿种群数量突破8500头
    • 全球最大麋鹿保护区麋鹿种群数量突破8500头眼下,麋鹿产仔季已结束。全球最大的麋鹿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5年新生小鹿759头,麋鹿种群数量已达8502头,其中野外麋鹿种群达3673头。未来,保护区将继续加强生态修复与监测,推动麋鹿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责任编辑:侯玲 周安琪我苏作者:徐晗
    • 徐晗 2025-06-13
  •  
  • 青海:一湖碧水里的生态答卷
    青海:一湖碧水里的生态答卷
    • 6月的青海湖,波光粼粼的湖水与远处的雪山、广袤的草原构成了一幅绝美的高原夏日画卷。作为维护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和我国西北部大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国际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节点,一湖碧水见证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青海湖水鸟翔集。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供图观鸟队伍77个小时内记录鸟类175种青海湖是青藏高原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
    • 吴梦婷 2025-06-12
  •  
  •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总书记2023年6月考察内蒙古时,要求我们“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对内蒙古来说,推动转型发展是答好高质量发展时代问卷的必然要求,早转早见效、早主动,慢转积累的问题会更多,后续发展会更加被动。我们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迈出坚实步伐。
    • 孙绍骋 2025-06-11
  •  
  • 我国已发布9项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
  •  
  •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cross-basi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cross-basi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 财政部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成。China is set to establish a unified cross-basi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the mainstreams of the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s by 2027, according to a plan jointly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 2025-06-08
  •  
  • 宁夏:从黄沙遍地到绿洲成片 70年治沙筑起绿色屏障
    宁夏:从黄沙遍地到绿洲成片 70年治沙筑起绿色屏障
    • 宁夏:从黄沙遍地到绿洲成片 70年治沙筑起绿色屏障宁夏广播电视台责任编辑:倪荣 申宁 苏峰 陈华
    • 2025-06-07
  •  
  • 甘肃:久久为功 谱写“三北”工程新篇章
    甘肃:久久为功 谱写“三北”工程新篇章
    •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北部沙带”黑河流域绿化带。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陈占伟 摄甘肃,作为全国“三北”工程13个重点省区之一,历经40余年接续奋斗,“三北”工程前五期工程累计完成6790万亩建设任务。2022年国家林草湿荒综合监测显示,甘肃省“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1977年不足4%提高到9.17%,生态底色不断被绿色覆盖。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
    • 徐俊勇 2025-06-06
  •  
  • “三北精神”数字展馆正式上线
    “三北精神”数字展馆正式上线
    • 6月5日,“三北精神”数字展馆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网及官方微信同步上线,面向公众开放。“三北精神”数字展馆首页经过三北地区亿万人民群众40多年的接续奋斗,“三北”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不仅创造了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生态奇迹,而且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为推进生态
    • 2025-06-06
  •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37   38   下一页»   共744条/38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