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中科馆大讲堂:王者归来——中国野生虎的研究和保护
    中科馆大讲堂:王者归来——中国野生虎的研究和保护
    • 中科馆大讲堂:王者归来——中国野生虎的研究和保护中国科学技术馆责任编辑:卫玮简介2021年10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15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其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为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为什么要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意味着什么?中国野生虎豹命运是怎么转折的?正值虎年
    • 2022-02-02
  •  
  • 物种故事 | 大理铠兰:我这朵“野花”你可不要采!
    物种故事 | 大理铠兰:我这朵“野花”你可不要采!
    • 大理铠兰为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微子目兰科铠兰属植物,生长于海拔2100米至2500米的林下,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大理铠兰是一种较为娇小的植物,其茎部纤细,长2.5厘米至7.5厘米。最明显的识别特征便是1叶1花,即叶子只有1枚,形状为心形或宽卵形,生于茎部上端。每年9月开花,单生的紫色小花一般开在茎部末端,唇瓣为近倒卵圆形。如果看海报中的照
    • 2022-01-26
  •  
  • 物种故事 | 黑顶蛙口夜鹰:嘴大吃四方
    物种故事 | 黑顶蛙口夜鹰:嘴大吃四方
    • 黑顶蛙口夜鹰为鸟纲夜鹰目蟆口鸱科蛙嘴夜鹰属动物,别名黑顶蛙嘴夜鹰、黑顶蟆口鸱、“老害怕”等,多栖息于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带,是中国唯一一种蟆口鸱,在国内,仅云南有分布。黑顶蛙口夜鹰为中等体形鸟类,体长约为24厘米,喉部为白色,头部顶端大多为黑褐色并伴有棕色斑纹。身体上部包括双翅以及尾部的表面为棕褐色,夹杂有黑色横斑和白色圆斑。黑顶蛙口夜鹰是
    • 2022-01-24
  •  
  • 物种故事 | 狼:我是青藏高原的掠食者
    物种故事 | 狼:我是青藏高原的掠食者
    • 狼,这种古老的哺乳动物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通常称之为大灰狼。那么,在青藏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狼又有什么样不同的地位呢?在可可西里与狼相遇蒙古狼看起来比北美灰狼小一些,并且毛色更显黄一些,大小和哈士奇差不多。(来源: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青藏高原分布的狼属于灰狼里的蒙古狼亚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的草原和高原地
    • 安晓雷 2022-01-22
  •  
  • 大寒习俗知多少:取冰藏冰 “大寒迎年”
    大寒习俗知多少:取冰藏冰 “大寒迎年”
    •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时光匆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也如约而至。大寒时气温很低,旧时,人们取冰、藏冰,以备夏日使用。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安德明表示,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临近农历新年,也有“大寒迎年”的说法。资料图:一位女乘客坐在凝结出冰花的车窗旁,当日是大寒节气。中新社记者孙昊
    • 上官云 2022-01-21
  •  
  • 大寒,每于寒尽觉春生
    大寒,每于寒尽觉春生
    • 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1月20日是大寒,新的一年已经笑容可掬地走来。大寒,第二十四个节气,也是最后一个节气。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树木添了一个年轮,大人小孩长了一岁,时光就这么滚滚向前,不留恋任何人,也不等待任何人,任凭你感慨也没有什么用。这就是所谓的“岁月不居”。大暑相对于小暑,大寒相对于小寒。“暑”是热,“寒”是冷。如果把节气画
    • 韩可胜 2022-01-21
  •  
  • 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阳生春又来
    • 我们一直说“冬至大如年”,无论是从自然角度,还是从精神角度来看,冬至都最重要。冬至,第二十二个节气,全年最重要的节气,没有之一。如果有之二,就是相对应的夏至。冬至、夏至,不是冬天、夏天到来的意思,是“最冬天”“最夏天”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就是冬天潜伏的阴气到了极点。冬至、夏至是中国人最早测定的两个节
    • 韩可胜 2022-01-21
  •  
  • 寒露,露似真珠月似弓
    寒露,露似真珠月似弓
    • 露,《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的水珠”。中国南北跨度大,同一时间点上,各地的气候、物候相差很大。二十四节气依据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和物候。其实即便在长江流域,比如上海,一年四季,出现露的时间也很多,并非只有晚秋。由此,古人写露的诗词也很多、很美,足以开一场精彩的飞花令。“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是
    • 韩可胜 2022-01-21
  •  
  • 白露,繁华季节的谢幕
    白露,繁华季节的谢幕
    • 白露,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五个节气。陈白露,则是曹禺所创作的戏剧《日出》中的女主人公。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美丽的凋零、繁华的谢幕。看到陈白露的名字时,我就想,这个名字真美,但曹禺先生的暗示,真的是无处不在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节气中每一个“立”都是一个转折点。立秋之后,到了白露这个节气,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烈火烹油,就开始让位于秋天的
    • 韩可胜 2022-01-21
  •  
  • 科技名词 |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
    • 2022-01-19
  •  
  • 科普 | 会“行走”的植物
    科普 | 会“行走”的植物
    • 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动物会因为繁衍、觅食等种种原因,不断地行走、迁徙。植物则是扎根在一块固定的土地,除非人为挪动,否则永远处于“静止”状态。但是,在大自然中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可以“行走”的植物。卷柏被称为遇水而安的迁徙者,这是一种生活在南美洲的奇特的、会走路的植物。卷柏的生存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当水分不足的时候,它就会展开“自救”,把
    • 2022-01-19
  •  
  • 新春走基层 祁连山千里巡护
    新春走基层 祁连山千里巡护
    • 新春走基层 祁连山千里巡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史亚琪
    • 2022-01-19
  •  
  • 西藏:那曲市11个县区均有雪豹分布
    西藏:那曲市11个县区均有雪豹分布
    • 西藏:那曲市11个县区均有雪豹分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王宇薇
    • 2022-01-16
  •  
  • 西藏:藏黑颈鹤数量超过一万只
    西藏:藏黑颈鹤数量超过一万只
    • 西藏:藏黑颈鹤数量超过一万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史亚琪
    • 2022-01-13
  •  
  • 《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 第三集 冰与火之歌
    《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 第三集 冰与火之歌
    • 《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 第三集 冰与火之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赵亦洋
    • 2022-01-10
  •  
  • 《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 第二集 昼夜觅生机
    《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 第二集 昼夜觅生机
    • 《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 第二集 昼夜觅生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赵亦洋
    • 2022-01-10
  •  
  • 《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 第一集 驰骋天地间
    《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 第一集 驰骋天地间
    • 《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 第一集 驰骋天地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赵亦洋
    • 2022-01-10
  •  
  • 白头叶猴虚惊一场 小猴子成功回家
    白头叶猴虚惊一场 小猴子成功回家
    • 虚惊一场 小猴子成功回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赵亦洋
    • 2022-01-10
  •  
  • 蓝大翅鸲分工明确 可应对强大的对手
    蓝大翅鸲分工明确 可应对强大的对手
    • 蓝大翅鸲分工明确 可应对强大的对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赵亦洋
    • 2022-01-10
  •  
  • 遇到危险 藏狐妈妈用尽全力把敌人引开
    遇到危险 藏狐妈妈用尽全力把敌人引开
    • 遇到危险 藏狐妈妈用尽全力把敌人引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赵亦洋
    • 2022-01-10
  •  
 «上一页   1   2   …   20   21   22   23   24   …   27   28   下一页»   共551条/28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