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正文

关于珊瑚,你可以知道的十件事(下)

发布日期:2025-08-28  来源:i自然  作者:方园  浏览次数:1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编者按: 珊瑚作为海洋中古老而重要的生态系统构建者,其形成的珊瑚礁虽仅占海洋面积的0.25%,却维系着超过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关于珊瑚,你了解多少?接下来,我们将为你揭示关于珊瑚的十个科学事实。

第六件事:珊瑚虫有大有小

不同珊瑚的珊瑚虫大小差异显著,其身体直径通常在1~10毫米间。许多常见的造礁珊瑚拥有较小的珊瑚虫,如鹿角珊瑚和蔷薇珊瑚的珊瑚虫约1~3毫米,而像石芝珊瑚、丁香珊瑚等则拥有更大的珊瑚虫,常超过10毫米,甚至有数十厘米。

弯石芝珊瑚(石珊瑚目,石芝珊瑚科,石芝珊瑚属)。石芝珊瑚科的珊瑚虫是现生珊瑚中最大的,尤其是石芝珊瑚属,因大部分物种为单体型,单一珊瑚虫的直径超过50厘米。弯石芝珊瑚通常由一个珊瑚虫构成,直径可达30厘米,分布在我国东海、南海。

大西洋的圆菊珊瑚,珊瑚虫直径可达10毫米,石珊瑚目,蜂巢珊瑚科,圆菊珊瑚属。

大西洋的鹿角珊瑚,珊瑚虫0.5~0.8毫米,石珊瑚目,鹿角珊瑚科,鹿角珊瑚属。

第七件事:珊瑚虫可雌雄同体,也可雌雄异体

大多数造礁珊瑚(如鹿角珊瑚、杯形珊瑚和陀螺珊瑚等)为雌雄同体,同一个体能产生精子和卵子;少数种类为雌雄异体(如某些滨珊瑚和石芝珊瑚),同一个体仅能产生精子或卵子。

某雌雄同体的鹿角珊瑚已准备好释放包含精子和卵子的配子束。

某雌雄异体盔形珊瑚(上),雄性拥有白色精球(下),雌性拥有橙色卵粒。

某雌雄异体石芝珊瑚(上),雄性正在释放精雾(下),雌性正在释放卵束。

第八件事:珊瑚虫有两套吃饭本领

造礁珊瑚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获取营养:一是自养,即日间通过体内共生的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可满足70%的能量需求);二是异养,即通过触手、纤毛、黏液等捕食浮游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多在夜间进行。两者协同维持珊瑚的能量代谢与生长。

虫黄藻,图中绿色和橙色斑纹者即虫黄藻。

伸展触手捕食的珊瑚虫们。夜间,珊瑚虫伸展触手,随水流摆动捕获浮游生物。

第九件事:珊瑚每年可以长大10厘米

珊瑚的生长速度与其骨骼类型密切相关。造礁珊瑚中的分枝状珊瑚(如鹿角珊瑚)年生长速度最快,通常在10~20厘米;板状、叶状珊瑚(如合叶珊瑚)中速生长,年长速约5~10厘米;块状珊瑚(如脑珊瑚)生长最慢,年长幅在0.3~2厘米。非造礁珊瑚(如软珊瑚)每年能生长2~4厘米。

美丽鹿角珊瑚,石珊瑚目,鹿角珊瑚科,鹿角珊瑚属。南海常见珊瑚,且为优势物种,每年可增长超10厘米。

第十件事:珊瑚骨骼可以告诉我们珊瑚的年龄

如同树有年轮,造礁珊瑚同样有生长带。以脑珊瑚为例,其骨骼底面因藻类覆盖少而得以保存原始而清晰的生长带,每条基本对应一个生长年周期,通过统计条数即可确定珊瑚年龄。这些生长带也是科学家重建古海洋环境的重要载体。

大西洋的脑珊瑚,骨骼底面隐约显现生长带结构。

美国密歇根州出土的日射珊瑚化石,骨骼上可识别出(左)年生长纹层和月生长纹层(右)日生长纹层,显示泥盆纪时期地球每年约有400天。

以上仅仅揭开了珊瑚生命传奇帷幕的一角,有关珊瑚的奥秘远不止十事可述。

来源: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责任编辑:杨雪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