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理论与实践 » 正文

紧抓数字经济发展关键

发布日期:2023-02-03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成卓  浏览次数:8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放眼全球,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加速向智能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放眼全球,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比如,数字经济中数字资本的投入有效促进了各行业生产效率提高,形成了新的、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各行业生产力提高汇集成宏观经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在工业领域,电子信息制造业通过自身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自身产品作为中间投入品对其他行业生产效率起到提升作用,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贡献较高,远超电子信息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不过,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突出表现在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相对较慢等,大而不强、快而不优。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0月财新数字经济指数平均值为450,同比大幅下降17.9%,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内外部市场萎缩、产业数字化转型力度不够存在关联。例如,从数字化转型具体做法来看,目前缺乏适用性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企业常常需要自主研发数字化方案、自建系统,试错成本较高。数字化投入也不够充分,部分企业数字化投入仅将较少部分的生产经营环节数字化,未同现有生产经营流程充分结合,数字化的范围经济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牢牢抓住数字技术发展主动权,多措并举。

要深入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持续推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和融合应用。聚焦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要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建设5G全连接工厂,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要持续深化对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蔡凌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