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理论与实践 » 正文

金观平:谨防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浏览次数:9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新年伊始,多地打响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发令枪”,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热度持续不减,传递出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决心和信心,令人振奋。但“拼经济”务必牢记高质量发展目标,防止一哄而上,更要避免因投资过热造成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通过扩大投资对冲经济下行,是我国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去年以来,面对国内外

新年伊始,多地打响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发令枪”,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热度持续不减,传递出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决心和信心,令人振奋。但“拼经济”务必牢记高质量发展目标,防止一哄而上,更要避免因投资过热造成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通过扩大投资对冲经济下行,是我国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去年以来,面对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及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及时稳住了经济大盘。特别是在消费受疫情制约、出口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投资关键作用进一步凸显,并成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支撑力量。

投资增速之所以出现明显反弹,离不开稳投资一系列政策靠前发力、积极作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财政贴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有力促进了投资稳定增长,较好实现了财政和金融的协同配合、储蓄和投资的有效贯通、发展与安全的统筹兼顾。

投资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带动性强、关联度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也是促增长、调结构的动力引擎。从相关先行指标看,今年投资有望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特别是随着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快速落地、银行基建配套贷款发放力度加大,各地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节奏有所加快。

我们乐见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了企稳回升的巩固阶段,经济运行正加快向正常增长轨道回归。从一般规律及过往经验看,当中国这样较大体量经济体处于这一状态时,往往会出现盲目上项目、建设铺摊子等苗头,造成巨大浪费。为此,有必要提前做好预案,谨防出现投资过热。需要指出的是,今年国际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引发我国经济下行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对此,既要防止投资过热,尤其是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也要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下行冲击。这显然对各地稳投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稳投资政策仍须继续发力。当务之急,要着力扩大精准有效投资,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也要切实发挥好投资的引领作用,量质并重激发内生活力、带动全社会投资,助力经济稳定回升和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孟文迪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