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气中心极地研究团队在北极大西洋水年际变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近30年来北极欧亚海盆中大西洋水层变冷并下沉的现象及其成因。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地学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
大西洋水占北冰洋入流的90%,是北冰洋主要的海洋热量来源。尽管其分布于150米至700米水层,但热量仍可通过湍流和双扩散作用向上传递,对海冰消融产生重要影响。
科研人员通过搜集欧亚海盆中近30年的观测数据发现,欧亚海盆中大西洋水层的核心正在变冷并下沉,整个欧亚海盆大西洋水层的核心在近30年降温约0.36℃并下沉约47米。这一现象主要由弗拉姆海峡入流的流量减少和盐度增加共同驱动所致。
除此以外,“大西洋化”现象也是欧亚海盆中大西洋水层变冷的原因之一,其影响要远小于弗拉姆海峡的入流变化。减弱的弗拉姆海峡入流减少了进入欧亚海盆的海洋热量,使得大西洋水层热含量降低,削弱了其向上的热量输送,从而对近期北冰洋海冰消融减缓产生了重要影响。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责任编辑: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