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酶溶解术
collagenase dissolution
定义:将胶原酶注入病变的椎间盘内或突出物的周围,依靠胶原酶分解胶原纤维的药理作用来溶解胶原组织,使突出物减小或消失,以缓解或消除其对神经组织的压迫,从而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的一种技术。
学科:麻醉学_疼痛诊疗_慢性疼痛诊疗_微创治疗
相关名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蛋白 神经根炎 磷脂酶A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胶原酶溶解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它经皮穿刺向病变椎间盘注入胶原酶,降解突出物,消除症状。主要原理是利用胶原酶对胶原组织的特异性溶解,破坏、溶解椎间盘突出物中的胶原组分,解除神经压迫。
胶原酶能在生理条件下水解天然胶原蛋白。注入病变椎间盘突出物内或周围的外源性胶原酶,会被激活物激活,使胶原蛋白解链变性,降解为氨基酸和水后被机体吸收,从而溶解突出组织。同时,它还能抑制磷脂酶A2活性,减轻神经根炎性反应,对神经根炎症和水肿严重的患者有镇痛效果。
临床应用方法主要有盘内法和盘外法。盘内法是将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内部,多采用突出物内小剂量靶点注射,穿刺路径选椎间孔安全三角区入路或关节突关节内缘入路,推荐注射剂量不超过0.3~0.5mL(200U),以避免大剂量注射导致术后疼痛加重和脊柱失稳性腰背痛。盘外法是将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外的硬膜外腔,药液从突出物表面渗透溶解组织,操作简便、损伤小,适合纤维环破裂的突出型、脱垂型或游离型患者,推荐注射剂量为2~3mL(600~1200U)。
该疗法适用于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手术治疗后复发、伴有部分钙化(钙化程度不高)、一次治疗后症状减轻可作第二次治疗的情况。但它也有严格禁忌证,如合并骨性椎管狭窄、严重马尾症状、突出椎间盘钙化或骨化、椎体Ⅱ度以上滑脱、有出血倾向或过敏体质、孕妇及14岁以下儿童、心肝肾脑严重器质性疾患等。
胶原酶溶解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作用重要,但临床应用时必须严格把控适应证和禁忌证,做好术后处理,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未来,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整体疗效。
(延伸阅读作者:桂林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苏建林)
责任编辑:张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