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创新发展 » 正文

湖北孝感雨坛村:沼气发电站探索“种养沼电”模式

发布日期:2025-06-30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王欣 余健兵 何瑶  浏览次数: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沼气用来发电,沼渣制肥还田,沼液冲洗猪舍……”近日,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毛陈镇雨坛村,看着养猪场旁新建成的沼气发电站,孝感歆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志兵笑着说,“多亏了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再不用为猪粪无害化处理发愁了。”余志兵曾在外地养猪10余年。2018年,他和妻子决定返乡创业。几年间,他投资1400余万元建起生态养猪场,带动20余名村民实现家


“沼气用来发电,沼渣制肥还田,沼液冲洗猪舍……”近日,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毛陈镇雨坛村,看着养猪场旁新建成的沼气发电站,孝感歆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志兵笑着说,“多亏了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再不用为猪粪无害化处理发愁了。”

余志兵曾在外地养猪10余年。2018年,他和妻子决定返乡创业。几年间,他投资1400余万元建起生态养猪场,带动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生猪养殖也成为雨坛村的支柱产业之一。

养猪场年出栏生猪2000余头,产生粪污4500余吨。起初,请人工处理时,村民们都是捂着口鼻快速跑过。群众反映情况后,余志兵花12万元购买专业的吸粪车。

“猪粪都是无偿送给周边有需求的农户,运费由我们承担,每天至少拖4车。”有没有更好的粪污处理办法?余志兵辗转福建、江苏、湖南等地考察学习。

2019年,他投资100余万元从湖南引进技术,建起600余平方米的生态发酵床,利用活性功能微生物来分解猪粪。但因该生物制剂受气温影响较大,收效甚微。

今年2月,孝感市启动“两湖”绿道项目建设。东接仙女湖、西接王母湖,地处“两湖”中心区域的雨坛村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如何干净体面地迎接游客?

“如果更新环保设备,需要投入一千多万元,还需要请专人维护,企业无力承受。”余志兵忧心忡忡。

“保护与发展要同频共振。”得知养猪场的困境后,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多方论证,因地制宜建起装机容量30千瓦的沼气发电站,探索“种养沼电”的循环经济模式。

顺着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范典手指的方向,一座高9.43米、直径7.2米的绿色圆柱体沼气发酵罐映入眼帘,现场几乎闻不到臭味。“你看,经过6小时的处理,猪场12.72吨粪渣被发酵成53立方米的沼气,驱动发电机就能产生近百度绿电,相当于普通家庭半个月的用电量。”

范典介绍,猪粪经处理后可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3种产物,沼气用来发电,沼液、沼渣则通过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一回收后还田,种植的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又能作为饲料反哺养殖场。经测算,该沼气发电工程可年清污4500余吨,产沼气7.2万立方米,发电8.6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30余吨。

“有了沼气发电项目,每年企业可节省燃油运输费2万元,余电上网可节省电费4000元,沼液经过处理后还能用来冲洗猪舍。”余志兵说,今年7月,待生猪出栏后,他想把猪舍房顶都装上光伏板,“不烧一块煤,不冒一缕烟,冬暖夏凉,用电靠太阳。”

作者单位: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唐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