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湖北天门崔王村:产业赋能鼓起集体经济“钱袋子”

发布日期:2025-08-21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吴一篇 童翔  浏览次数: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8月13日,走进湖北省天门市汪场镇崔王村2组,刚刷黑的路蜿蜒向前延伸。“这条路长2.5公里,连接附近6个湾组,是村民们出行的主要通道。前段时间村里对路面进行了刷黑,上周刚竣工。”崔王村党支部书记杨政常介绍。多年前,崔王村路不好走,产业进不来,年轻人往外跑。为推动村级发展,村委会确定了“想致富、先修路”的发展思路,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一起跑部门、

8月13日,走进湖北省天门市汪场镇崔王村2组,刚刷黑的路蜿蜒向前延伸。

“这条路长2.5公里,连接附近6个湾组,是村民们出行的主要通道。前段时间村里对路面进行了刷黑,上周刚竣工。”崔王村党支部书记杨政常介绍。

多年前,崔王村路不好走,产业进不来,年轻人往外跑。为推动村级发展,村委会确定了“想致富、先修路”的发展思路,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一起跑部门、争项目,先后铺设了10公里水泥路和3公里生产路,实现了水泥路修到家门口、生产路直通田地间。

“近几年,我们还疏通了1600米沟渠,新建了108盏路灯,极大改善了农业发展条件和村民出行环境。”杨政常说。

今年,崔王村还争取到天门市人武部帮扶,在村里建起40kW光伏发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

“路通了,设施齐了,发展更有底气了。”杨政常说,随着村级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村干部们干劲更足,外出考察更勤,心里盘算着如何让土地生“金”。

在崔王村“两委”看来,只有让土地发挥更大效益,才能带领村民们一起增收致富。

在杨政常的带领下,村干部们分头联络村在外能人,邀请他们积极回乡参与家乡建设。在村民的热情邀约下,崔王村在外成功人士杨亚洲毅然返乡,在村里流转了550亩土地种植土豆,年产值达330万元,累计为120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20户困难群众增收,村集体也通过收取居间服务费每年增收4.5万元。

围绕产业做文章,崔王村还建立起“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集体牵头,合作社统一负责土豆的种植技术和销售,村民只管安心种植。如今,崔王村的土豆不仅在本地热销,还搭上电商快车,远销全国各地。除土豆产业外,半夏、黄蜀葵等中药材,娃娃菜、豇豆等蔬菜也成了崔王村的特色产业。

今年,崔王村又向上争取30万元资金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疏通了下水道,建起了污水集中处理池“大三格”,在田边修建了泵站,有效保障农田灌溉用水。

“通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崔王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10万元。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发展土豆深加工,盘活鱼池引客垂钓,让产业之路越走越宽阔,让村民和村集体‘钱袋子’越来越鼓。”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唐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