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创新发展 » 正文

科技赋能林下经济 湖北巴东经验全国推广

发布日期:2025-09-10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万雷萌 杨光明  浏览次数:1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巴东县中药材种苗繁育中心及示范种植基地。 (受访单位供图)9月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举办林下经济科技成果现场推广演示活动,来自多省区的林草领域代表齐聚“鄂西林海”,实地观摩技术成果、交流发展经验。巴东作为长江入鄂第一县,森林覆盖率达67.53%,增速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同时,巴东位于“华中药库”核心区,非


巴东县中药材种苗繁育中心及示范种植基地。 (受访单位供图)

9月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举办林下经济科技成果现场推广演示活动,来自多省区的林草领域代表齐聚“鄂西林海”,实地观摩技术成果、交流发展经验。

巴东作为长江入鄂第一县,森林覆盖率达67.53%,增速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同时,巴东位于“华中药库”核心区,非常适合林下中药材种植。

在绿葱坡镇三尖观林场,两项中央财政林草科技示范项目成为成果展示的核心。2022年落地的“武陵山区林下经济模式推广示范”基地,引入省农科院选育的“楚连1号”黄连新品种,实现亩产干黄连322公斤,较普通品种增产16.2%,亩产值增加1.26万元。该基地创新采用多品种复合经营模式,以湖北贝母实现当年采收亩产值4400元,以黄连和七叶一枝花等保障中长期收益,形成“短期收益靠贝母、长期收益靠黄连等品种”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2025年新实施的“林分质量提升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探索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同提升的新路径。项目对500亩杉木人工林实施定向间伐,留优伐劣,逐步优化林分结构;同时利用林下空间套种湖北贝母,每亩年产量达550公斤,基地年产值220万元。

在巴东县中药材种苗繁育中心及示范种植基地,1200亩基地入驻了105个道地药材品种,构建起“种源—繁育—示范”全链条体系,带动林药种植推广超1000亩。

参观代表纷纷表示,巴东县以林下经济实践为窗口,不仅展现了生态优先的鲜明底色,更为集体林改相关省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发展模式。

据湖北省林业局介绍,2025年湖北省林业科技攻关资金超半数投向林下经济领域。为破解林下经济技术推广难题,全省组建了160余人的专家库,涵盖省农科院、华中农大及基层乡土专家,按业态分工开展技术攻关,助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唐芳 薛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