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农业科普 » 正文

科技名词|植物病害 plant disease

发布日期:2025-09-23  来源: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浏览次数: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定义:植物受到病原体(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的侵染并使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的现象。学科:植物学_植物生理学_植物逆境生理相关名词:病原物 侵染性病害 生物防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延伸阅读】植物病害是指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病原体的侵染,植物体出现变色、畸形、坏死等症状,生长发育被干扰或破坏的现象。造成植物病害的病原生

植物病害

plant disease

定义:植物受到病原体(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的侵染并使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的现象。

学科:植物学_植物生理学_植物逆境生理

相关名词:病原物 侵染性病害 生物防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植物病害是指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病原体的侵染,植物体出现变色、畸形、坏死等症状,生长发育被干扰或破坏的现象。

造成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主要包括:

1.真菌与卵菌,通过吸器或菌丝入侵,分泌酶类破坏细胞壁。造成的病害有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等。

2.细菌,经伤口或气孔侵入,释放毒素破坏组织结构。造成的病害有辣椒青枯病、柑橘溃疡病等。

3.病毒,借媒介或接触进入活细胞,利用宿主系统复制。造成的病害有烟草花叶病、番茄病毒病等。

4.线虫,用口针刺入细胞吸取营养,部分种类可传播植物病毒。造成的病害有小麦线虫病、甘薯茎线虫病等。

5.植原体,由昆虫传播,寄生于植物韧皮部,干扰物质运输。造成的病害有柑橘黄龙病、豇豆丛枝病等。

6.寄生性种子植物,通过吸器侵入并掠夺寄主水分和养分。如菟丝子、列当、桑寄生等。

真菌类病害的症状是出现粉状霉层、锈斑、小黑点、黄斑等,细菌或卵菌类病害的症状是出现水渍状病斑、组织坏死、软腐等,病毒类病害的症状是出现花叶、皱缩、矮化、退绿等。

植物病害通常分为休眠、初侵染、再侵染和传播四个阶段。在休眠阶段,病原在病残体、土壤、媒介或寄主体内潜伏并暂停增殖;在初侵染阶段,病原菌首先侵染健康植株,建立发病中心;在再侵染阶段,新生病斑产生大量接种体,进行重复侵染;在传播阶段,接种体借风雨、昆虫、农具等途径扩散至新寄主,进入下一轮循环。

植物病害的防治以“综合防控”为核心,常用手段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性品种选育和生态调控。

近年来,分子监测、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引入,使植物病害诊断与管理向精准化、高效化发展,为全球粮食安全与生态平衡提供了坚实保障。

(延伸阅读作者: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赵蕾)

责任编辑:张鹏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