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持水量
field capacity
定义:田间水饱和后,在防止蒸发条件下2到3天内自由水排除至可忽略不计时的含水量。以干土质量或容积的百分量表示。
学科:土壤学_土壤物理
相关名词:土壤剖面 土水势 土壤含水量 土壤质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田间持水量是指在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充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其水分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田间持水量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常数,常用来作为灌溉上限和计算灌水定额的指标。但它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真正的田间持水量是不存在的:虽在田间可以测定,但却不易再现,且随测定条件和排水时间而有相当的出入。
田间持水量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代表单位土壤在稳定状态下的水分含量。不同类型土壤因质地和结构的差异具有不同的田间持水量,一般黏土大于壤土大于砂土。此外,田间持水量还受到土壤有机质含量、压实程度和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田间持水量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指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业生产力。农民根据对田间持水量的了解来优化灌溉计划。过度灌溉会导致水资源浪费、养分流失和土壤侵蚀,而灌溉不足则会降低农作物产量。
2.水资源保护。在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高效用水愈发重要。了解田间持水量有助于设计灌溉系统和灌溉计划,从而在保持土壤水分处于最佳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水量。
3.土壤健康。田间持水量是衡量土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能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以及养分的供应,从而有助于保持长期的土壤肥力和健康状况。
要有效地管理田间持水量,必须考虑作物种类、土壤质地和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田间持水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包括田间小区灌水法、多年定位观测法、土柱法、土壤吸力测定法等。
(延伸阅读作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秀芝)
责任编辑:张鹏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