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脱贫共富
  • 湖北南漳:十年坚守种核桃 荒山结出致富果
    湖北南漳:十年坚守种核桃 荒山结出致富果
    • 金秋时节,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巡检镇的山间格外热闹。丰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500亩核桃基地里,颗颗饱满的核桃压弯枝头,村民们手持竹竿穿梭林间,轻轻敲打树枝,熟透的核桃便“哗啦啦”滚落,一派丰收盛景。谁能想到,这片如今郁郁葱葱的“致富林”,曾是无人问津的闲置荒山。“早上四点半起床,五点半就往基地赶,老板车接车送,在这里施肥、打药、割草,一天能
    • 郑梦欢 徐雅茹 刘静昳 2025-09-15
  •  
  • 湖北宜昌夷陵区:牛羊满山坡 小村奏响致富牧歌
    湖北宜昌夷陵区:牛羊满山坡 小村奏响致富牧歌
    • 走进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天马村,远处风电飞转、云海茫茫,近处山气氤氲,平均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水草丰美,清脆的铃铛声回荡在山间,成群的牛羊在山坡草地悠然嚼食着青草,这个边远的高山小村正依托高山牛羊养殖,探索一条致富新路。成群的牛在山坡草地悠然嚼食着青草9月2日,天马村三组的养牛户王明清走过一条险峻的林间小道,步入中洲山片区的一片深山
    • 汪婧 王雪娇 2025-09-08
  •  
  • 边境村的《致富经》 刘春艳的乡村故事
    边境村的《致富经》 刘春艳的乡村故事
    • 边境村的《致富经》 刘春艳的乡村故事“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责任编辑:秦浩简介85后新农人刘春艳返乡创业,将吉林珲春东港村的稻田发展为规模化绿色农场,创新推行“稻蟹共生”模式,实现双丰收。面对困难,她借助政策与学习成功转型电商与出口,带动村民增收。故事中还展现了青年志愿者助力边疆发展的身影,传递出脚踏实地、创新共富的乡村精神。策划:吴雨洲 刘
    • 2025-09-08
  •  
  • 江苏新沂:骆马湖畔“荷”韵新 绿水青山富民生
    江苏新沂:骆马湖畔“荷”韵新 绿水青山富民生
    • 从高空俯瞰,千亩荷塘如一片铺展在大地上的绿海,层层叠叠的荷叶挨挨挤挤,粉嫩的、莹白的荷花从绿海中探出头来,风一吹,便跟着荷叶的起伏轻轻摇曳,处处皆是清新雅致的美。这处让人流连的千亩荷塘,正是江苏省新沂市推进骆马湖退圩还湖生态修复工程的生动缩影。一场跨越数年的生态攻坚,不仅让昔日的“污染痛点”蜕变为如今的“生态亮点”,更书写了一段生态保
    • 张明丽 伏恒江 曹顺 2025-09-05
  •  
  • 福建莆田仙游:培育“乡村CEO” 激活共富新引擎
  •  
  • 加强减贫合作 共促繁荣发展
  •  
  • 湖北孝感孝南区:一粒糯稻酿出共富清甜
    湖北孝感孝南区:一粒糯稻酿出共富清甜
    • 良种良法筑牢产业根基,周瑞阳团队培育出抗病性强、富含花青素的紫色糯稻,配合机器插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亩产达1200斤,较此前增产300斤。政企协同串起致富链条,政府建设农情观测站、改善基建,米婆婆公司推行“订单农业”,三年覆盖95%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校地共建带动产业升级,自2022年起联合创建200多亩繁育中心,研发9个优良品种,米婆婆近两年新增专利8项,低温发酵工艺延长保质期50%。从“金种子”到“金链条”,科技筑基、政企护航、校地协同让糯稻香转化为共富甜,酿就乡村振兴的“甜蜜答卷”。
    • 黄冰瑶 2025-08-22
  •  
  • 湖北巴东土店子村:科技赋能 棚架育出“致富果”
    湖北巴东土店子村:科技赋能 棚架育出“致富果”
    • 8月2日清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的500亩梨园基地里,沉甸甸的翠冠梨挂满枝头,饱满的果实裹着晶莹晨露,在阳光下透着诱人光泽。作为湖北省首个高海拔山区标准化棚架示范梨园,这片果园正迎来热闹的丰收季。游客们穿梭在整齐的棚架间,伸手便能摘到果子。“汁水太足了,比冰糖还要甜,却没有蜂蜜那么黏腻,是特别清爽的甜!”来自巴
    • 焦国斌 2025-08-08
  •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林芝嘎拉村:吃生态饭,走致富路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林芝嘎拉村:吃生态饭,走致富路
    • 7月的尼洋河畔,草木葱茏,绿意盎然。群山环抱中,一幢幢藏式民居错落有致,这里是雪山脚下的“桃花源”——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每年春天,遍布嘎拉村的上千株野生桃树竞相开花,灿若云霞,故又得名“桃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曾经到访过嘎拉村。四年来,嘎拉村在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促
    • 王俊秀 2025-07-26
  •  
  • 甘肃灵台:沃土育蔬产业兴 绿野织锦百姓富
    甘肃灵台:沃土育蔬产业兴 绿野织锦百姓富
    • 盛夏的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万物竞秀,蔬果飘香。田野间,鳞次栉比的日光温室在骄阳下流转着晶莹的光芒,连片的露地菜畦绿浪翻涌,每一寸土地都迸发着丰饶的韵律……近年来,灵台县依托“两河”川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深耕蔬菜产业发展沃土,坚持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齐头并进、规模扩张和链条延伸两手齐抓,提质创效和市场增效同频共振。一幅布局更优、品质更好
    • 苏斌 2025-07-14
  •  
  •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错峰“链”出致富路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错峰“链”出致富路
    • 仲夏时节,万物繁茂。包头市东河区润泽园农业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温室里,一串串“阳光玫瑰”葡萄饱满透亮,如绿宝石般垂挂枝头,让人垂涎欲滴。这一抹诱人的翡翠绿,不仅是季节限定的美味,更是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设施农业错峰发展、带动增收的生动注脚。错峰育“鲜”机,月月有新“果”走进润泽园,负责人张胜利笑着算起丰收账:“这茬阳光玫瑰,借着
    • 2025-07-11
  •  
  • “一只蟹”“一粒螺” 解锁生态富民密码
    “一只蟹”“一粒螺” 解锁生态富民密码
    • 碧波荡漾,湖风送爽;鱼鲜味美,游人如织……7月2日,“挽住云河洗天青——中国20年‘绿色之变’”融媒采访团走进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走在洪泽湖岸边,听着蟹农的诉说,驻足风情小镇,不禁感受到如今的洪泽湖,已从单一的蓄洪枢纽蝶变为集防洪屏障、富民源泉、生态名片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域。航拍洪泽湖大堤周桥大塘段 陈凯 摄“别看这蟹苗小,在洪泽湖水的滋养下
    • 系列融媒行动报道组 武智慧 杨春阳等 2025-07-04
  •  
  • 云南:优化监测 深化帮扶 激发动力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云南:优化监测 深化帮扶 激发动力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 云南:优化监测 深化帮扶 激发动力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作者单位:云南广播电视台责任编辑:杨思然 李怡
    • 2025-07-03
  •  
  • 湖北黄石刘政村:“智慧养殖”破局 鳜鱼游出致富新路径
    湖北黄石刘政村:“智慧养殖”破局 鳜鱼游出致富新路径
    • 6月23日,走进湖北省黄石市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刘政村鳜鱼繁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化渔业景象:标准化养殖池整齐排列,全自动系统如同贴心“管家”,24小时守护着鳜鱼苗的生活环境。“过去养鱼凭经验,如今靠数据说话。”基地负责人程秋来感慨道,“溶氧量下降时,系统自动增氧;水质异常,警报即刻响起;就连投喂量都能精准把控,既节省人
    • 张春玲 熊青 徐婷 2025-06-26
  •  
  • 小葡萄“酿”出甜美生活
  •  
  • 湖北枣阳高夏庄村:种下“金疙瘩” 蹚出致富路
    湖北枣阳高夏庄村:种下“金疙瘩” 蹚出致富路
    • 6月11日清晨,在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高夏庄村的菜地里,随着一台专用收获机驶过,一颗颗圆润饱满的土豆被翻到田垄上,村民们紧跟其后,麻利地将土豆分拣装袋。“我种了一辈子地,头一回看到长得这么喜人的土豆!”58岁的郭大姐一边擦汗,一边和姐妹们聊着。“这是合作社第二年种土豆,用了滴灌,效果就是好。”称重估产后,高夏庄村党支部书记夏士全掰着指头算起
    • 杨金智 肖渐 陆晓雨 2025-06-15
  •  
  • 四川屏山:科技助力,茶产业成富民“金钥匙”
    四川屏山:科技助力,茶产业成富民“金钥匙”
    • 5月,走进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的茶园,层层叠叠的梯田如同一级级绿色的台阶,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在这片茶园梯田间,一幅丰收的图景正悄然绘就。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雾,洒在茶园里,茶农们便背着竹篓,哼着山歌,穿梭在茶树间。屏山县开展“屏山炒青”新产品研发项目加工技术培训。受访单位供图今年2月到4月的春茶采摘季,是屏山茶农们一年中最忙碌也最
    • 刘侠 刘平 2025-06-11
  •  
  • “两不愁三保障”让华溪人过上好日子——重庆石柱华溪村脱贫攻坚口述
    • 2025-06-05
  •  
  • 下党展翅高飞——福建寿宁下党脱贫攻坚口述
    • 2025-05-24
  •  
  • 驱走愚昧落后贫穷这些“鬼”(上)——四川昭觉脱贫攻坚口述
    • 2025-05-18
  •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26   27   下一页»   共529条/27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