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脱贫致富 » 正文

小小桑葚果(茅娜沨)

发布日期:2022-06-06  来源:杭州学习平台  作者:茅娜沨  浏览次数:15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桑葚今天有现货,要不要?”楼下的快递超市,不知何时开始了水果团购业务,老板娘热情地向我推荐着今天的团购品种。我看着这满满的一篮桑葚果,思绪良多,当即要了一篮子。儿子看着这黑漆漆的水果,不知道是什么。我告诉他,这是桑葚果。“哪里有桑树呢?”儿子问。我的回忆也像是打开了闸门,扑面而来。作者的家乡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我的家乡在浙江杭州

“桑葚今天有现货,要不要?”楼下的快递超市,不知何时开始了水果团购业务,老板娘热情地向我推荐着今天的团购品种。我看着这满满的一篮桑葚果,思绪良多,当即要了一篮子。儿子看着这黑漆漆的水果,不知道是什么。我告诉他,这是桑葚果。“哪里有桑树呢?”儿子问。我的回忆也像是打开了闸门,扑面而来。

作者的家乡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

我的家乡在浙江杭州萧山。那里分布着萧山大部分的山地,低山丘陵形成的天然屏障,也如一道低矮的围墙,阻碍着经济发展。

所以,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农业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儿时的春天,我看到奶奶家阁楼上有一篮又一篮的蚕子,等它们长大,再换大一点的窝。没过多久,就看见奶奶在几个大脸盆和一堆简易的架子旁边忙活,伴随着梅雨季的潮湿,清洗蚕茧、拉丝、晒干……那时,农业还没有机械化,整个过程都需要人工完成,这是一个细致又漫长的手工过程。

对于这整个过程,年幼的我只是旁观。真正让小孩子兴奋的是伴随着蚕宝宝而来的桑葚果。那时,很多人家都养蚕,桑树也随处可见,偶尔在路边一抬头,就能看到挂在桑树上黑漆漆的桑葚果。小的时候,我没有能力攀爬,只能央求着父亲帮忙采摘。再长大点,矮点的树小孩也能够得着了。熟透了摘下来的桑葚果尤为珍贵,大多数不熟也不甜,但是收获的心情是喜悦的。

前几年,在杭州市市级机关开展的“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中,我们结对去了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威坪镇,沿途看到诸多桑树林,很多村民家中也都有养蚕。那里有规模化、成片的桑树,从种植、修剪都有农林专家指导。我们在调研走访中了解到,有些农户家中养殖的蚕宝宝一年也分为好几期,蚕茧成熟之后会被统一采购,省去了后面繁多的工序。

荔枝和桑葚

如今,桑葚果作为水果被单独售卖,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我的家乡,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道路更平坦了,房屋更宽敞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谁不说住在农村好呢?萧山南片八镇,也因为各种乡村旅游为人们所熟知。城乡发展一体化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城与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就像这颗小小的桑葚果,它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穿越了城市与乡间,见证了城乡共富的过程。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杨涵棋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