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正文

物种故事 | 乌林鸮:森林“大眼萌” 神秘“夜行侠”

发布日期:2023-01-1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杨玉萍  浏览次数:20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乌林鸮在民间也称夜猫子,是猫头鹰家族的分支,它们在迷雾重重的森林世界里,用它们的智慧、沉稳和勇敢努力生存繁衍。内蒙古根河是中国最冷的城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素有“中国冷极”之称,年平均温度-5.3℃,最低气温可达-58℃,年封冻期210天以上。贯穿根河的额尔古纳河被誉为根河的“母亲河”,河水日夜不息奔腾向前,养育了


乌林鸮在民间也称夜猫子,是猫头鹰家族的分支,它们在迷雾重重的森林世界里,用它们的智慧、沉稳和勇敢努力生存繁衍。

内蒙古根河是中国最冷的城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素有“中国冷极”之称,年平均温度-5.3℃,最低气温可达-58℃,年封冻期210天以上。

贯穿根河的额尔古纳河被誉为根河的“母亲河”,河水日夜不息奔腾向前,养育了沿岸莽莽森林。根河的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1.7%,遮天蔽日的密林里,生长着原始针叶林和以落叶松、白桦、山杨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因此这里也是乌林鸮一族的家园。

夜行侠

乌林鸮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大型鸮类,体重750克至1005克,体长56厘米至65厘米。乌林鸮的头大,面盘显著,呈圆形浅灰色,主要以啮齿类动物为食,也吃小鸟和中型鸟类,多夜间活动。除繁殖期外,乌林鸮常单独活动,飞行迅速无声。

狭路相逢

天使的翅膀

静如处子

乌林鸮的耳朵和眼睛,几乎可以说是《西游记》中千里眼顺风耳的最佳注释。功能强大的耳朵和眼睛使它成为鸮形目猛禽中的佼佼者。乌林鸮依靠超强的听力,可穿越重80多千克的积雪,定位雪下的猎物,有人比喻它的耳朵犹如强悍的生物雷达。和猫一样,乌林鸮的眼睛也长在正前方,这样可以更善于观察视线前方的猎物,它的头部可以旋转270度,通常不用旋转身体,动动脑袋就可以环视四周,无论是鲜活猎物还是千里风光,它的身体岿然不动,但一切尽收眼底。

2019年夏季,听闻有乌林鸮的消息,我驱车1700公里赶赴根河。在清晨的薄雾里,与它不期而遇。彼时,它正在森林边的一棵矮树上站立着,毛蓬蓬的一副呆萌的憨态,一双充满灵气的大眼睛,自信地观望着四周,像极了一位绅士。我站在及膝深沾满露水的草丛里,用相机迅速记录下这个画面。我的存在并没有引起它的注意,它专注地盯着自己的“早餐”,果断出击的动作迅速而精准,顷刻间“早餐”便收入囊中,颇有几分鹰击长空的风采。

视觉敏锐

森林之子

当太阳升起,饱食后的乌林鸮头也不回地返回密林。我也恋恋不舍地收拾器材准备返回宾馆,才走出没多远,发现了另一只乌林鸮正在柏油路上溜达。离开它赖以伪装的环境,这只溜达的乌林鸮更多了几分呆萌的意味。看见汽车,它不紧不慢地飞到路边的电线杆上,但这里是伯劳鸟的领地,伯劳一次次俯冲驱赶,乌林鸮却没了先前的骁勇风范,懦弱地躲避着,头顶的羽毛被伯劳啄得一根根立起来,看起来可怜极了……这场意外相遇,因为拍摄准备不足,错失不少精彩瞬间,我深感遗憾。

被伯劳霸凌的“熊孩子”

乌林鸮在民间也称夜猫子,是猫头鹰家族的分支。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猫头鹰被称为夜枭。无论人类怎样称呼它,它在迷雾重重的森林世界里,用它的智慧、沉稳和勇敢努力生存繁衍,与人类和平友好地共处。

像风一样自由的精灵

呼啸而至

责任编辑:宋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