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遮阳帽,身穿运动衣,双脚沾满泥,躬身在田间,随时开“药方”,心系种植户……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田间地头,经常能看到海勃湾区乡村振兴建设服务中心农技专家白静华忙碌的身影。
30年寒来暑往,30年春华秋实。1992年从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毕业参加工作至今,白静华把人生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农业技术推广事业。
“庄稼医生”专解种植难题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农业生产的热潮持续涌动,白静华奔忙在农区一线,开展技术指导。
“白大姐你来啦,快来看看我家育的西红柿苗,这几天有些秧苗的叶子打蔫。”王元地村种植户张继霞见到白静华,立刻热情地迎上来,拉着她查看苗的生长情况。
白静华(右)在温室大棚指导种植户科学育苗。路静 摄
白静华蹲下身来,靠近西红柿苗的叶子仔细查看,发现了问题。“你看,叶片上这些黑色小点就是潜叶蝇的虫卵,就是它们在作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白静华说。
“有了白大姐专业的技术指导,我们搞种植心里才有底。”张继霞说。
“温室一年四季都能搞种植,在白大姐的技术指导下,棚里成功种植的蔬菜品种越来越多。尤其是去年,多亏了白大姐及时指导,番茄潜叶蛾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得很到位,到了丰收季,我家种的西红柿产量高、品质好,收入非常不错。”中河源社区种植户张建国说。
“我家院子里有块地,连续两年种葱都不发根,果树种下后也不长。去年春天,白大姐带领农技团队来我家实地查看,找到了症结,改良土壤后,今年我家种下的农作物长势良好,丰收有望了。”新地村种植户肖海生说。
“望闻问切”找症结,走村入户解难题。久而久之,白静华成为种植户交口称赞的“庄稼医生”。
情系“三农”专注技术推广
白静华1999年到农科站工作后,她认识到,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是适合乌海农业发展的路径。作为一名基层农技人员,就应该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向种植户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从此,白静华一边认真实施农业技术引进和推广项目,一边积极指导和培训农户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经济作物和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白静华(左)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向年轻农技员讲解专业知识。路静 摄
农忙时节,解决种植难题;农闲时节,开展农技培训,向种植户传递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引导种植户科学耕作、增产增收。辛勤耕耘,终有收获。白静华获得2020年度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进个人、乌海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海勃湾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优秀科技特派员、海勃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佳人才”等称号。
今年,白静华已经55岁,精力与体力大不如年轻时候,身体屡屡抱恙。但身体稍有好转,她便坚持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答疑解惑。除了日常工作以外,白静华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培养接班人上,希望引导更多年轻人接过“接力棒”,把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传承下去。
作者单位:乌海日报社
责任编辑:郅祉 侯阳辉 宋军
总平台审核编辑:王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