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的吉林大地,满目葱绿,生机勃发。近日,吉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组织农业专家前往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聚焦粮食产能提升,为黑土地保护开出“绿色良方”。
公主岭市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域,是国家唯一命名的“中国玉米之乡”,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公主岭院区长期耕法定位试验平台,青纱帐里玉米拔节生长。该平台始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20亩,开展包括免耕、翻耕、少耕、常规耕作四个试验,长期监测不同耕作措施土壤理化性状及环境变化规律,并优化集成了“留高茬+秸秆归行+苗带浅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适期免耕播种+茬带深松+密植群体化控”为核心的黑土区耕地质量多维度协同优化与玉米单产提升技术模式,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专家们顶着烈日,走进田间地头,实地察看了各区域试验效果,就黑土地保护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专家组一行来到了位于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的顺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详细了解合作社发展情况,并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展座谈交流,解决种植户在实施保护性耕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近年来,顺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指导帮助下,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不仅提升了玉米田的通透性,加速植株光合作用,还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在当地十分受欢迎。省农业机械研究院的专家们走进农机库房,针对农机具日常使用及维修保养进行现场指导,同时鼓励合作社要发挥示范作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技结合,让增产丰收有路可循。
责任编辑:马宁 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