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
prokaryote
定义:染色体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明显核结构,无独立行使功能的细胞器的生物。
学科:微生物学_总论
相关名词:拟核 细胞壁 原生质 二分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原核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拟核(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蓝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和立克次氏体。
原核生物是地球上起源最早、细胞结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它没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位于一定的区域,该区域称为核区或拟核,没有核膜包被。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量较少,内部结构简单,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以膜包被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除支原体外,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区别于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植物细胞壁。原核生物的细胞壁具有保持细胞形状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紧贴细胞壁内侧的是双层脂质结构的原生质膜,原生质膜内的所有细胞内容物称为原生质。
大多数原核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根瘤菌等,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却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这些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有的原核生物如产甲烷杆菌等,没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原核生物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不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原核生物,现如今已是数目最多的一类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通过光能自养或化能自养的方式,将简单的物质转化为有机物;同时,化能异养型细菌则负责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的循环利用。
原核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有益也有害。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等)不仅能提供维生素,还可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土壤中的放线菌可以提炼出维生素。但一些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害,如人类痢疾(志贺菌)、炭疽病(炭疽杆菌)、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结核(肺结核杆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杆菌)、沙眼(衣原体)等;还有一些能引起动植物的病害,如鸡霍乱(巴氏杆菌)、水稻白叶枯病(稻黄单胞菌)等。
(延伸阅读作者: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 张帆)
责任编辑:张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