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肿瘤细胞
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
定义:脱离原发灶、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循环播散到其他组织器官,并在新的环境中黏附、定植和生长,成为新的病灶。在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体液中存在,用于诊断及评估预后。
学科:妇科肿瘤学 核医学
相关名词:基底膜 基因组 异质性 单细胞测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指从原发肿瘤或转移病灶脱落后进入外周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这类细胞最早由澳大利亚医生Ashworth于1869年发现,现指通过侵袭基底膜进入血液系统、具有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CTC的存在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被认为是癌症扩散的“种子”——它们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远端器官,形成转移灶。研究显示,CTC不仅携带肿瘤的全基因组信息,还具有高度异质性,包括上皮型、间质型及混合表型。此外,CTC还可能以细胞团形式存在,进一步提高转移效率。尽管大部分CTC会被免疫系统清除,但少数逃逸的细胞可能引发致命性转移,因此其检测对癌症管理至关重要。
在临床应用方面,CTC检测技术作为“液体活检”的核心手段,已展现出多维度价值。传统影像学仅能识别≥1厘米的肿瘤,而CTC检测可在肿瘤仅2到4毫米时从血液中捕捉到癌细胞,为早期诊断提供可能。例如,乳腺癌、肺癌等实体瘤患者通过动态监测CTC数量变化,可早于影像学1至4年预判复发风险。此外,CTC检测还可实时评估化疗、靶向治疗等疗效,通过分析治疗后CTC数量的下降趋势,快速判断药物有效性,避免传统评估需等待数月的滞后性。
尽管潜力显著,CTC检测仍面临技术挑战与发展机遇。目前主流技术依赖免疫磁珠捕获或物理特性分离,但CTC在血液中含量极低(每百万血细胞仅1至10个)。此外,检测标准化、成本控制及假阳性等问题仍需突破。未来趋势包括多组学联合分析以提升检测全面性,以及开发非标记、高灵敏度技术。随着纳米技术、单细胞测序的进步,CTC有望成为癌症动态监测与干预的核心生物标志物,重塑肿瘤诊疗范式。
(延伸阅读作者:海南大学教授 史留勇)
责任编辑:张鹏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