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科技博览 » 正文

科技名词|人工地震 man-made earthquake

发布日期:2025-11-04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浏览次数:1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人工地震man-made earthquake定义:又称“人为地震”。人工制造的地震,如在井中或地下实施化学爆炸、地面或地下核爆炸、机械振动、重物坠落、气枪等。学科:地球物理学-地震科学-地震科学总论相关名词:地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延伸阅读】地震,是指地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令我们恐惧的大多为天然地震。此外,有些地震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例如,修建大型水坝、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在地下处置库中处置废物,这些活动可能会改变地壳的压力,并在

人工地震

man-made earthquake

定义:又称“人为地震”。人工制造的地震,如在井中或地下实施化学爆炸、地面或地下核爆炸、机械振动、重物坠落、气枪等。

学科:地球物理学-地震科学-地震科学总论

相关名词:地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地震,是指地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令我们恐惧的大多天然地震。此外,有些地震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例如,修建大型水坝、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在地下处置库中处置废物,这些活动可能会改变地壳的压力,并在一定区域引发震动。这类地震属于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的原理与自然地震类似,但触发机制不同,通常震源深度较浅、地震波波形简单、震级多为小微震。

人工地震可以激发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因此在地震勘探、地下活动断层探测、火山活动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探测地下断层,地震波在不同成分的岩层交接处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但在断层处地震波的能量会被“吸进去”,这样根据监测器测到的地震波能量变化就可以测出断层位置。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针对具体的施工条件或者不同的勘探目标,衍生了不同类型的人工震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烈性炸药急速爆炸装置激发地震波的炸药震源,一类是利用机械驱动撞击产生振动的非炸药震源。后者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激发能量并设置激发参数,因此是可控震源。在现代地震勘探中,可控震源越来越流行,但炸药震源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有时将二者混用。

此外,在陆上浅层勘探或对震源性能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使用雷管等作为震源。在海洋地震勘探中,为应对水中激发难题及保护海洋生物,一般使用空气枪等设备作为震源。

人工地震施工是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地下成像探测技术,一般不会对周边建筑物和生活设施造成影响,更不会引发天然的地震,但对要求高度稳定的精密设备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延伸阅读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学编辑室编审 王海英)

责任编辑:张鹏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