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论坛 » 理论与探索 » 正文

舆是乎|“无堂食”标识照亮外卖隐秘角落

发布日期:2025-11-05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评论员李春艳  浏览次数: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这段时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首次提出,平台提供者应当在平台餐饮服务提供者列表页面首页以及不提供堂食服务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主页面,对无堂食外卖提供者加注“无堂食”标识。这一看似微小的管理举措,推动了外卖监管链条愈加完善,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注入了新的制度力量。自2008年中国第一笔线上外卖诞生,外卖行业迅速崛起,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其中暗藏的乱象也成为发展的“痛

这段时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首次提出,平台提供者应当在平台餐饮服务提供者列表页面首页以及不提供堂食服务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主页面,对无堂食外卖提供者加注“无堂食”标识。这一看似微小的管理举措,推动了外卖监管链条愈加完善,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注入了新的制度力量。

自2008年中国第一笔线上外卖诞生,外卖行业迅速崛起,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其中暗藏的乱象也成为发展的“痛点”。“幽灵外卖”即为最令人深恶痛绝的一种。这些商家来无影去无踪,它们往往没有堂食场地或已关门倒闭,却在平台上虚报地址;没有营业执照,却通过非法手段入驻平台;要么藏匿于居民楼、城中村,要么混迹在闹市中不起眼的小作坊,卫生堪忧,食材劣质,却能在外卖平台上摇身一变,成为“高评分”的网红店。这些年,“幽灵外卖”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饱受关注,已成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顽疾,亟须有效手段根治。

新规要求亮标识,将事后查处转为源头防范,扫除了“幽灵外卖”滋生的土壤,为外卖行业的规范发展筑起了一道透明的“防火墙”。对于消费者来说,明确的“无堂食”标识如同一张清晰的“身份说明”,商家的实际经营形态一览无余,能够很好地缓解消费者“舌尖的焦虑”。对于外卖平台来说,倒逼其压实审核管理责任,从长远看,有助于提升平台信誉度,构建更加健康的商业生态。对于商家而言,“无堂食”标识明晰责任主体,既能更好保护合法合规经营者,又能精准识别刻意欺瞒、企图鱼目混珠的不良商家。

小小一枚标识,承载着数字时代网络监管智慧和民生期盼。它不仅是对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的尊重和保护,也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务实之举。当阳光照进曾经隐秘的角落,我们距离“舌尖上的安全”又近了一步。

(作者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

责任编辑:林雁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