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发布日期:2022-04-11  来源:山东学习平台  浏览次数:36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3月30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山东省2010年5月出台了《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对促进知识产权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6万件、核准注册商标122.5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3月30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山东省2010年5月出台了《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对促进知识产权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6万件、核准注册商标122.5万件,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112%和288%。”山东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宫钊说,在当前知识产权体量快速增长的形势下,原有制度与形势需要的差距也日益凸显,制定一部全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意义重大。

据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仲泉介绍,针对知识产权种类多、涉及范围广、各部门职责交叉等情况,《条例》结合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工作实际,明确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责和各部门具体工作职责,理顺工作机制。《条例》还遵循知识产权发展规律,鼓励自贸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等先行先试,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针对目前山东省面临的高价值知识产权数量偏少、转移转化率偏低等问题,《条例》鼓励相关单位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支持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条例》还规定,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应当建立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提升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活力和实施效益。《条例》第十七条提出,省人民政府设立专利奖,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利项目和发明人给予奖励,鼓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优秀知识产权项目和知识产权权利人给予奖励。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条例》总结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践经验,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措施进一步强化提升,打好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社会共治等“组合拳”,建立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企业自治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知识产权保护的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和侵权预警机制,加强对高价值知识产权或者容易被侵权假冒知识产权的保护。引入技术调查官制度,在技术类和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案件中,对技术事实专业问题协助进行调查、分析、判断,为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提供专业支持。”王仲泉介绍说。

《条例》突出优化服务理念,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产业、科技、人才等政策,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提供指导和服务。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山东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于智勇表示,将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优化专利优先审查制度,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授权和维权。(大众日报记者赵君)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单位: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孙国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