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黑龙江大庆:农产品精深加工年收入突破251亿元

发布日期:2025-07-24  来源:黑龙江学习平台  浏览次数:2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市全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2024年,大庆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实现251.7亿元。走进林甸往事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煎饼生产车间,热气与面香扑面而来。现代化生产设备有序运转,一张张色泽诱人的煎饼依次成形。据企业负责人介绍,2024年年初,公司在花园镇丰收村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煎饼生产车间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市全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2024年,大庆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实现251.7亿元。

走进林甸往事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煎饼生产车间,热气与面香扑面而来。现代化生产设备有序运转,一张张色泽诱人的煎饼依次成形。据企业负责人介绍,2024年年初,公司在花园镇丰收村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煎饼生产车间。自此,企业从以往单纯销售基地的玉米、黄豆、小米等农作物原粮,转变为加工成煎饼后再推向市场,成功规避了粮食销售难以及价格波动大的市场风险。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实现了煎饼产销的精准对接,产品附加值翻倍。

“我们现在有5条煎饼生产线,一天满负荷可生产470斤至500斤,产品销售范围覆盖全国各地。”林甸往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亓志民说。

在大庆,不仅小杂粮深加工的美食在全国市场备受追捧,水稻、玉米这两大主粮作物也形成了规模精深加工并成功闯荡市场。依托松嫩两江以及南引水源,大庆已形成以肇源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林甸县为主的水稻种植加工区。经过多年的农业技术帮扶、项目引领和政策落地,全市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发展到31家,年加工能力达145万吨。肇源大米成为首批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并编制发布了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形成从稻田到餐桌的完整标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玉米产业方面,则以杜尔伯特为主形成加工聚集区。在伊品、圣泉等大型玉米淀粉和秸秆加工企业的带动下,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玉米加工企业发展到10家,伊品连续三年产值超40亿元,其赖氨酸、苏氨酸等产品出口到全球30多个国家。

在乳品和肉类产业领域,大庆同样发力强劲、成效显著。大力培育伊利、蒙牛、惠丰、养可滋等乳制品龙头企业,形成了以林甸县、杜尔伯特、经开区为核心,涵盖奶源基地、液态奶、奶粉、奶酪的全产业链。其中,林甸县的乳品加工量位居全国县级前列。依托林甸牧原、肇源金锣等龙头企业,构建起“种猪繁育-标准化养殖-屠宰分割-精深加工”体系,形成了以林甸县、肇源县、肇州县、萨尔图区为主的生猪养殖加工主产区,有力推动了肉类产业的提质增量。

目前,大庆正全力构建“4+8+N”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打造乳品、肉类、玉米、水稻四大主导产业,突出发展冷水鱼、大鹅、中药材、果蔬、大豆、鲜食玉米、杂粮等特色产业,并逐步培育皮革、肉兔、食用菌等多个潜力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责任编辑:刘岩 王晓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