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人文历史
  • 名言 | 荀子: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名言 | 荀子: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 名言 | 荀子: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文学家。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能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够深入地探究事物的疑难。表达了砥砺前行、攻坚克难、不达目标不罢休的进取态度。责任编辑:杨青青
    • 2022-09-09
  •  
  • 法治百科 · 普法词条 | 实践合同
    • 2022-09-08
  •  
  • 中华文化 | 悬壶济世 Hanging a Gourd (Practicing Medicine) to Help the World
    中华文化 | 悬壶济世  Hanging a Gourd (Practicing Medicine) to Help the World
    • 悬壶济世Hanging a Gourd (Practicing Medicine) to Help the World行医救助世人。“悬壶”即把装药的葫芦挂起来,作为行医卖药的招牌,泛指从事医疗职业;“济世”是对困苦之人提供救助。这一观念,使行医卖药超越了一般职业与谋生手段而被赋予了人文关怀的意义。它既是世人对于医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行为的一种赞颂,也是医者用以自励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判断。T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9-08
  •  
  • 名言 | 荀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名言 | 荀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 名言 | 荀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荀子》。责任编辑:杨娜
    • 2022-09-08
  •  
  • 中华文化 | 县解 Freeing the Mind from Bias
    中华文化 | 县解  Freeing the Mind from Bias
    • 县解Freeing the Mind from Bias解除倒悬的状态(县:“悬”的本字)。也作“悬解”。出自《庄子·养生主》。庄子认为,人们往往站在自我立场上去看待他者,因而按照自己的标准形成对他者、对世界的成见,让自己的心处于某种执着的情绪或状态之中。在庄子看来,这种执着于内心成见的状态,就好像心被捆缚倒悬起来。而破除内心的成见,解除心被倒悬的状态,即是所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9-07
  •  
  • 中华文化 | 直致 Direct Expression
    中华文化 | 直致  Direct Expression
    • 直致Direct Expression诗歌的描写或语言直接而不婉曲。致:到,抵达。与南朝钟嵘提出的“直寻”含义接近。钟嵘不满有的诗歌搬用典故,认为诗歌是感于外物、吟咏情性之作,写景抒情应有真切的审美感受,语言表达应当不假雕饰、生动鲜明。唐代诗论家殷璠继承了钟嵘的观点,提出了“直致”,进一步说明诗歌写景抒情应当直接使用质朴率真、明朗自然的语言,传达自己
    • 2022-09-06
  •  
  • 北京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首次突破20%
  •  
  • 名言 | 孔子: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名言 | 孔子: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名言 | 孔子: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论语》一书主要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责任编辑:杨娜
    • 2022-09-06
  •  
  • 名言 | 管仲: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名言 | 管仲: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 名言 | 管仲: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管仲,中国古代哲学家、政治家。《管子》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责任编辑:杨娜
    • 2022-09-06
  •  
  • 中华文化 | 知难行易
    中华文化 | 知难行易
    • 知难行易To Act Is Easy; To Know Is Hard对人伦日用之道的践行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认知其道。这是对“知”“行”关系的又一种认识,与“知易行难”的观念相对。这一观念由孙中山在《孙文学说》(后作为《建国方略》一书中的“心理建设”部分)中提出。在孙中山看来,传统的“知易行难”观念在当时已经成为禁锢人们思想、阻碍革命行动的“心理之大敌”。为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9-06
  •  
  • 中华文化 | 自胜
    中华文化 | 自胜
    • 自胜Overcome Oneself战胜自我,克制自己。人有长短,事有成败。而事之成,取决于己之长;事之败,取决于己之短。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地消除自身的不足,超越自身的局限,使自己无限地趋于完善,成为真正的强者。这不仅是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先决条件,也是个人提升自我的生命历程。一人如此,一国亦如此。其基本精神与“自强不息”不无相通之处。Overcomi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9-05
  •  
  • 名言 | 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名言 | 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 名言 | 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一书主要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责任编辑:杨娜
    • 2022-09-02
  •  
  • 中华文化 | 自强不息 Strive Continuously to Strengthen Oneself
    中华文化 | 自强不息  Strive Continuously to Strengthen Oneself
    • 自强不息Strive Continuously to Strengthen Oneself自己努力向上,强大自己,永不懈怠停息。古人认为,天体出于自身的本性而运行,刚健有力,周而复始,一往无前永不停息。君子取法于“天”,也应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性,勤勉不懈,奋发进取。这是中国人参照天体运行状态树立的执政理念和自身理想。它和“厚德载物”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The t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9-02
  •  
  • “耕”以强体,“读”以润心——我国耕读教育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耕”以强体,“读”以润心——我国耕读教育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 湖北恩施某小学学生采摘茶叶,在学习农事中了解农业、收获快乐。新华社发浙江省湖州市某小学学生在阜溪街道郭肇村乡村农耕博物馆参观。谢尚国摄/光明图片在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长春村,梯田、农民与传统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农耕画卷。新华社发编者按“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在绵亘千年的农耕文化长河中,耕读教育始终是一颗闪亮宝石,镌刻着古人
    •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2022-09-02
  •  
  • 中华文化 | 心生而言立 Words Flow Forth from the Heart
    中华文化 | 心生而言立  Words Flow Forth from the Heart
    • 心生而言立Words Flow Forth from the Heart人有了思想感情,才产生语言。这一术语的意义在于指出了人的思想感情是语言和一切文学创作的前提,人有了充沛而真实的思想情感,才能写出上好的诗文。它体现了古人对于创作主体精神世界的重视。它还强调,由“心”到“言”,并非刻意的安排,而应是自然而然的过程。Speech and writing come from feelings and thought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31
  •  
  • 中华文化 | 韬光养晦 Keep a Low Profile
    中华文化 | 韬光养晦  Keep a Low Profile
    • 韬光养晦Keep a Low Profile隐己之长,补己之短。“韬”本指剑衣或弓袋,引申为内藏;“光”即光芒、光彩,比喻实力、才华等优长;“韬光”即收敛自己的光芒,指不以自身优长而炫耀、张扬。“养”即修养、培养;“晦”即昏暗不明,与“光”相对,比喻自身的劣势、短处;“养晦”指加强修养,弥补自身不足。此语体现了中国人低调、内敛,注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精神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30
  •  
  • 中华文化 | 四端 Four Initiators
    中华文化 | 四端  Four Initiators
    • 四端Four Initiators仁、义、礼、智四德的端始、萌芽。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恻隐之心是仁之端,羞恶之心是义之端,辞让之心是礼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四端”是每一个人天生所具有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人只要充分扩充、发挥自己内心所固有的善端,就能够成就仁、义、礼、智四德,从而成为君子乃至圣人。The four initiators are buds of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30
  •  
  • 中华文化 | 旷达 Broad-mindedness / Unconstrained Style
    中华文化 | 旷达  Broad-mindedness / Unconstrained Style
    • 旷达Broad-mindedness / Unconstrained Style指诗歌作品中所体现的超然物外、旷放通达的胸襟和艺术风格。是作者通达的人生观及平和心态与作品艺术形象的高度融合。具有旷放性情的作者,多因世事坎坷或社会动乱而落魄或退隐,往往以诗文抒写胸臆,反映在诗歌作品中,既有对世事物情超旷出尘的人生警悟,也有愤世嫉俗、傲岸不羁的真情流露。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儒家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25
  •  
  • 中华文化 | 友善 Friendly and Kind
    中华文化 | 友善  Friendly and Kind
    • 友善Friendly and Kind友好亲近,和善共处。“友”的古字像方向相同的两只手,引申为志趣相同,互为援手;“善”本义为美善、和善。两字连用形容超越血缘的人与人之间亲密和善的关系状态。这种关系的建立是以彼此秉持共同的道义原则为前提的。时至今日,作为一种个人品质和伦理规范,它仍然被认为是构建和谐美好社会所必需的价值观。This term means to be frien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24
  •  
  • 高温作业劳动者合法权益知多少
  •  
 «上一页   1   2   …   20   21   22   23   24   …   31   32   下一页»   共638条/32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