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搜索
关 键 词:
         
所属分类:
排序方式:
  
  •  
    • 中华文化 | 不争 Not Engaging in Contention
      中华文化 | 不争  Not Engaging in Contention
      • 不争Not Engaging in Contention不争夺,不争斗。个人对外物过度的欲求,会导致彼此之间的争夺。而无序的纷争则会造成道德的沦丧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儒家和道家都主张“不争”。儒家主张一方面按照礼的规则,有差等地安顿并节制人的欲望;另一方面则通过道德教化,引导人们自省其过而不责备于人,由此实现“不争”。道家则主张通过君主的无为,以辅助百姓处
      • 2022-06-08
    •  
    • 中华文化 | 舒文载实 Use Fine Wording to Voice Feelings and Aspirations
      中华文化 | 舒文载实  Use Fine Wording to Voice Feelings and Aspirations
      • 舒文载实Use Fine Wording to Voice Feelings and Aspirations诗歌的意义在于抒写文辞、传达情志。“舒文载实”属于诗歌创作论。“舒文”指组织安排词句,“载实”指承载、传达作者的情感心志,二者不可偏废。这一术语所传达的意旨,实际是儒家的文质观,即诗文创作要达到“文质彬彬”的均衡状态。如果只注重“文”,过多地修饰词句,文章就会显得虚浮;如果只注
      • 2022-06-08
    •  
    • 中华文化 | 气节 Moral Integrity
      中华文化 | 气节  Moral Integrity
      • 气节Moral Integrity指人的志气和节操。志气即志向以及为实现志向而显示出的强大精神动力,如信念、勇气等;节操即对自身德行和合于道义行为的守护与坚持。今泛指坚持正义,在任何威逼利诱面前不屈服、不动摇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为历代正义之士所崇尚,被认为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经磨难而能长盛不衰、生生不息,与此密切相关。This te
      • 2022-06-06
    •  
    • 中华文化 | 崇德 Moral Elevation
      中华文化 | 崇德  Moral Elevation
      • 崇德Moral Elevation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提升品德。早期儒家的《论语》《周易》等文献中都提到“崇德”的观念。儒家高度重视人的道德,而人的道德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这即是“崇德”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对忠信等道德原则的坚守来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只有不断磨炼,才能真正实现“崇德”。This term refers to elevation of
      • 2022-06-05
    •  
    • 中华文化 | 楚辞 Chuci (Ode of Chu)
      中华文化 | 楚辞  Chuci (Ode of Chu)
      • 楚辞Chuci (Ode of Chu)楚辞是由屈原创作的一种诗体,后来又成为代表中国古代南方文化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运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体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因而得名。“楚辞”之名,西汉初期已有之,后刘向辑录成集,收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宋玉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刘向等人作品共
      • 2022-06-03
    •  
    • 中华文化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A Craftsman Must Sharpen His Tools to Do His Job
      中华文化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A Craftsman Must Sharpen His Tools to Do His Job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A Craftsman Must Sharpen His Tools to Do His Job工匠想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必须先把工具弄得锋利好用。这是《论语·卫灵公》中记载的孔子(前551—479)的话。孔子本意是说,上层社会中有才能、有仁德的人是实现仁德理想的“利器”,为他们做事,和他们结为朋友,才能得到实现仁德理想的机会,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后来多用于比喻要做好一
      • 2022-06-02
    •  
    • 中华文化 | 高古 Unadorned Antiquity
      中华文化 | 高古  Unadorned Antiquity
      • 高古Unadorned Antiquity高远古朴,高雅简古。用于文艺批评,主要指文艺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意蕴高远古朴、情致高雅,凝重而又深具历史感的艺术风格。“高”体现对空间的超越,不落于现实的具体事物,思想、情感和意愿超然时事和世俗之外;“古”体现对时间的超越,神驰于久远的历史,有拙朴、古雅、凝重的意蕴。“高”和“古”合成一个术语,旨在淡化和超越时代的
      • 2022-06-01
    •  
    • 中华文化 | 荣辱 Honor and Disgrace
      中华文化 | 荣辱  Honor and Disgrace
      • 荣辱Honor and Disgrace荣誉与耻辱。“荣辱”是对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所给予的评价与反馈。“荣辱”的评判以社会认可的价值标准为依据。言行符合标准,会享有荣誉;违背标准,则会遭受耻辱。此外,“荣辱”也指个人或群体对自身言行表现的道德感受,即感到光荣或耻辱。这种自我的道德感受源自对价值标准的认同。不过,不同学派所主张的价值标准会有所差
      • 2022-05-30
    •  
    • 中华文化 | 有心之器 Objects of Intelligence and Sentiment
      中华文化 | 有心之器  Objects of Intelligence and Sentiment
      • 有心之器Objects of Intelligence and Sentiment本指有智慧情感的人,引申指由人类心灵智慧所创的文章及各种器物。无论是文章还是器物,它们都自然打上了人类精神创造的烙印,并带有外在的文采或纹饰。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指出,天地万物无不具有文德,即外在的形式美,人类具有追求外在形式之美的天性,这是文学艺术作品以及文章形式之美得以产生的
      • 2022-05-30
    •  
    • 中华文化 | 朋友 Friends
      中华文化 | 朋友  Friends
      • 朋友Friends志气相投而能相互补益的人。它是非亲族的人之间所建立的亲密的社会关系,属于儒家认为的“五伦”之一。“朋”本义是上古货币单位,如同两串系在一起的贝(或玉),引申为“同门”,指一师之徒,即在一起相互切磋砥砺、探究学问和道义的人;“友”的古字形似方向相同的两只手,引申为“同志”,即志趣、志向相同的人。这种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对于超越
      • 2022-05-27
    •  
    • 中华文化 | 见微知著 Learning About What Is Forthcoming by Observing Tiny Clues
      中华文化 | 见微知著  Learning About What Is Forthcoming by Observing Tiny Clues
      • 见微知著Learning About What Is Forthcoming by Observing Tiny Clues发现细微苗头,就能知道事物的演变趋势或整体状态。“微”即隐微、不明,指事物尚处于不易被察觉的潜在状态;“著”即显著、明显,指事物的本质已经充分显现或事物的发展已处于充分展开的状态。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隐而显、由小变大的过程,还可能引发其他连锁反应。做任何事情,都要深刻认识
      • 2022-05-25
    •  
    • 中华文化 | 词话 Criticism on Ci Poetry/Cihua (Story-telling with Song and Speech)
      中华文化 | 词话  Criticism on Ci Poetry/Cihua (Story-telling with Song and Speech)
      • 词话 Criticism on Ci Poetry/Cihua (Story-telling with Song and Speech)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要含义有二:其一,指评论词人、词作、词派,记述词的本事及相关考订的著作,是中国古代诗学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词话借鉴诗话而来,滥觞于北宋,成熟于南宋。著名的词话著作有清代陈廷焯(1853—1892)的《白雨斋词话》、王国维(1877—1927)的《人间词话
      • 2022-05-22
    •  
    • 中华文化 | 民生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中华文化 | 民生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 民生Livelihood of the People百姓的生计或生活。百姓为了谋生,往往不辞辛劳。为政者对此应予体恤,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以及政策、制度保障,而不可侵扰、危害民生。这是治国理政、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前提。如果百姓生活困顿,衣食无着,就会有人铤而走险,这对执政者来说也不是好事情。“安民”的根本在于重视并解决好民生问题。The term means life or liv
      • 2022-05-21
    •  
    • 中华文化 | 本无 Benwu (Original Non-being)
      中华文化 | 本无  Benwu (Original Non-being)
      • 本无Benwu (Original Non-being)绝对的空无。东晋时各家多用“本无”表达般若空义,指出事物根本上是不存在的。这种观点在僧肇等人看来有将“无”坐实、落入虚无主义的危险,故僧肇著文批评,重申缘起性空的中道观。但在后世作品中,同样运用“本无”,有时指缘起性空义,而非绝对的虚无,需加以鉴别。Benwu, or original non-being, is a term used to refer to
      • 2022-05-21
    •  
    • 中华文化 | 情兼雅怨 A Mixed Quality of Grace and Sorrow
      中华文化 | 情兼雅怨  A Mixed Quality of Grace and Sorrow
      • 中华文化 | 情兼雅怨情兼雅怨A Mixed Quality of Grace and Sorrow诗歌既表达了诗人的怨苦情感,又不违背雅正的审美标准。这是南朝著名文学理论家钟嵘提出的评判诗歌好坏的标准之一。钟嵘从艺术角度评价曹植的诗“情兼雅怨”,其意强调诗歌要抒发诗人内心的怨苦,但这种情感的宣泄一定要适度,符合雅正标准。对于“雅怨”的具体解释,则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认为“
      • 2022-05-20
    •  
    • 中华文化 | 投桃报李 Return Kindness with Kindness/Return Goodwill in kind
      中华文化 | 投桃报李  Return Kindness with Kindness/Return Goodwill in kind
      • 投桃报李Return Kindness with Kindness/Return Goodwill in kind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你赠我木桃,我回赠你木李(“木桃”即楂子,一种落叶灌木,果实圆,味酸涩,一说即桃子)。泛指互赠礼品,礼尚往来。其意义并不在于互赠的礼品本身,而在于以礼品为载体,传递对对方的善意,表达与对方永结友好的诚意,其中隐含平等互惠的关系原则。它是“以德报德”
      • 2022-05-20
    •  
    • 中华文化 | 德操 Moral Integrity
      中华文化 | 德操  Moral Integrity
      • 德操Moral Integrity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对道德的坚守。出自《荀子·劝学》。荀子认为,人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但人的德行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有所缺失,因此荀子十分重视对德行的坚守。“德操”是让自己的视听、言语、思虑始终符合道德礼法的要求,不被任何外在事物干扰。具备“德操”是成就完善人格的基础。This term refer
      • 2022-05-18
    •  
    • 中华文化 | 好生 Cherishing Life
      中华文化 | 好生  Cherishing Life
      • 好生Cherishing Life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爱惜生命,爱护百姓。中国古人认为,使万物生生不息,是天地的美德;喜爱生存,厌恶死亡,是人之常情。因此,执政者对百姓的生命要多加爱惜,如:不轻易动用极刑,不轻易发动战争,为百姓兴利除害,使百姓安居乐业,等等。“好生之德”是执政者应该具有的美德,也是执政者应该坚守的原则。这一理念与“爱民”“爱
      • 2022-05-16
    •  
    • 中华文化 | 群 Group
      中华文化 | 群 Group
      • 群Group群体或聚集成群。“群”指人在一定范围内聚集在一起。聚集成群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聚集的人群会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形成某种关系或秩序。有序的群体能够为个体的生存提供必要保障。同时,良好而稳定的群体秩序也是群体不断繁衍发展的重要条件。Qun means a group or to form a group. Qun consists of people gathered together within defined l
      • 2022-05-12
    •  
    • 中华文化 | 未雨绸缪 Get Prepared for a Rainy Day
      中华文化 | 未雨绸缪  Get Prepared for a Rainy Day
      • 未雨绸缪Get Prepared for a Rainy Day趁着天没下雨,先把门窗或房屋修缮好。绸缪指缠绕,引申指修缮。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它并不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而是为了使可能发生的事情不会成为“意外”。它要求人们不要为眼前的情势所局限,而要对可能发生的变化或未来的情势有所预判,提前做好应对,也即所谓“深谋远虑”“防患于未然”。它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或动
      • 2022-05-09
    •  
     
    相关搜索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