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珍稀植物园建立于2000年,至今坚持了将近20年,对峨眉山植物的保护做出重要贡献,植物园是“峨眉山珍稀濒危植物的展示窗口”。目前,植物园高等植物种类仅200种左右,占全山总数的5%;中国一级和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12种,占全山保护植物总数的7%。
“十里山溪秀簇中,别开一经入芳丛”。报国寺一角的珍稀植物园,在立冬后还是一片朝气蓬勃,虽不是鸟语花香却胜在婉婉静谧。
喜欢在这里漫步行走,恰好有种感觉叫“踏莎屐逐高低绿,映日林拖细碎红”。
既然叫珍稀植物园,自然是少不了有珍稀植物扎根于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峨眉山中的绿色精灵吧。
峨眉山拟单性木兰
又名峨眉拟杂性木兰,习称黄木兰,为峨眉山珍稀模式及特有树种,对植物史研究有重要意义,国家1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在从万年寺南到观心坡、北到洪椿坪一带的常绿阔叶林中,海拔1200米-1500米处。
它是植物界的“大熊猫”发现时仅存72株,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物种。近几年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人工培育突破了近1100多株。
平日里在山里很难看到的“绝品木兰”在植物园里能看到,你能想象开花后木兰的清新脱俗吗,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
桫椤
别名树蕨,属蕨类植物门、桫椤科植物。峨眉山最古老的蕨类植物,是距今约1.8亿多年前中生代侏罗纪留存下来的、唯一幸存的木本蕨类,现已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多散生于海拔600米左右的伏虎寺一带的沟边谷畔,或阴湿密林下。
有植物界的“活化石”之称的桫椤,没有参天的躯干,却历经了亿万年的洗礼,树林中的它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当走在植物园的小道中,你一眼便能察觉出,这片树林里与众不同的它,来自侏罗纪时代的骄傲。
峨眉桃叶珊瑚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米-12米;小枝粗壮,二歧分枝,绿色,光滑;皮孔白色,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较稀疏;叶痕大,显著,为绞木科桃叶珊瑚属桃叶珊瑚的亚种。分布于中国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800米至1300米的地区,多生在林中以及常绿阔叶林中。
不怎么起眼的它悄悄的生长在植物园里,只有当它开过花之后,待到翌年果实成熟挂满枝头,那一簇簇殷红如珊瑚般的美才能绽放。
不知不觉的已经在这里许久,植物园就像是一座小小的峨眉山,包罗万象,且耐人寻味。小溪、石桌、还有那些别样的“点缀”。
鸡爪槭
鸡爪槭是槭树科,槭属落叶小乔木;树冠伞形。树皮平滑。树皮深灰色。叶近圆形,基部心形或近心形,掌状,常7深裂,密生尖锯齿。鸡爪槭喜欢阳光,其叶形美观,入秋后转为鲜红色,色艳如花,灿烂如霞,为优良的观叶树种。
光听着名字会觉得好怪异,但在这植物园里她绝对是颜值担当,给这深秋的寂静添上了一身红影。
爪状的树叶向外延伸,叶尖向上翘起,这栩栩如生的拟态,让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
天师栗
亦称“猴板栗”,是无患子目、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落叶乔木。小枝密生细毛。初夏开花,圆锥花序长达30厘米,花白色,有芳香。蒴果有尖顶。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深根性,生长慢,寿命长。
冠如华盖的它把秋的美丽挂在树梢,待到来年春发芽。
樟
樟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产于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国常有引种栽培。
在这林子里有一种清新,叫作“文艺青年”——樟树。它用高耸挺拔的身躯,成功的与其它种类区别开来。、
独在高处却终年不败,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有樟必有才,樟树是贤才之代称,它庇护着自己绿荫下的十方生态。
那年花开花又落,何时又能见青华,愿你也能在峨眉山珍稀植物园里找到属于你的安静。
文字图片由峨眉山景区提供
作者单位:中共峨眉山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