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人物事迹
  • |罗国森:这位水果“守护神” 用科技酿出了“致富蜜”
    |罗国森:这位水果“守护神” 用科技酿出了“致富蜜”
    • 现任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农业农村局果树技术推广站站长的罗国森,是一名“60后”高级农艺师,也是屏山县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水果分团的副团长。因为长年累月奔波于山川峡谷,高高瘦瘦的他皮肤黝黑,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黑专家”。几十年来,罗国森坚守农村一线,担当20万亩水果的“守护神”,他用科技服务在这片土地上帮群众酿出了“致富蜜”。让水果成为屏山的致富果
    • 马爱平 刘晓兰 王洁 2022-03-22
  •  
  •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杨宁:带领大苗山乡亲过上更红火的日子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杨宁:带领大苗山乡亲过上更红火的日子
    •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杨宁脸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比对我们江门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努力加油干啊!”从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回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常常萦绕在杨宁的心头,催促着她更加专心投入乡村振兴中。杨宁是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去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
    • 高峰 2022-03-19
  •  
  • “王发明”的农机梦
    “王发明”的农机梦
    • 新华社兰州3月16日电 春耕时节,“王发明”又忙活起来了。播种机、旋耕机等各种农业机械,从他手绘的图纸“驶向”希望的田野。“王发明”本名王成贵,是甘肃省敦煌市转渠口镇的一位农民。30多年来,他致力于农业机械的发明创造,共获得1项发明技术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用上这些农机的乡亲们,都叫他“王发明”。王成贵正在生产车间工作。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 张玉洁 2022-03-19
  •  
  • 全国三八红旗手陈雨佳:黑土地上的“新农人”
    全国三八红旗手陈雨佳:黑土地上的“新农人”
    • 新华社哈尔滨3月16日电 三月的东北,乍暖还寒,黑土地仍被白雪覆盖着。在黑龙江省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村民们早早开始了春耕备耕工作,陈雨佳正带领村民们选购种子及其他农用物资。陈雨佳是宁安市雨佳农产品有限公司经理、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她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几年前,陈雨佳还是一位稚气未脱的返乡创业
    • 董宝森 2022-03-18
  •  
  • 王敏:创办示范养殖场 带领村民致富​
    王敏:创办示范养殖场 带领村民致富​
    • 王敏:创办示范养殖场 带领村民致富作者:卢华慧 尹书冬 徐昊晨 韩笑作者单位:扬州市仪征市妇女联合会 扬州市仪征融媒体中心责任编辑:郭蓉蓉
    • 卢华慧 尹书冬 徐昊晨 韩笑 2022-03-17
  •  
  • 返乡“新农人”王玉萍:背着相机去春耕
    返乡“新农人”王玉萍:背着相机去春耕
    • 返乡“新农人”王玉萍:背着相机去春耕作者:余刚 李宗胤责任编辑:刘杨总平台审核编辑:张青玲简介今年23岁的王玉萍是江西吉安的一名返乡“新农人”,她用直播、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农产品电商。春耕时节,她背着相机来到田间地头,记录春耕。
    • 2022-03-16
  •  
  • 父子“新农人”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父子“新农人”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 春耕时节,在江西南昌县冈上镇晋安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辜道朋指挥着三辆旋耕机翻地备耕。对于已经种田30年的辜道朋来说,今年的春耕让他格外欣喜,因为他刚大学毕业的儿子辜秉发回乡加入种田的行列中来。47岁的辜道朋从1992年开始种田,从耕作几亩薄田的农民发展为拥有几十台农机、流转2700多亩土地的农业合作社负责人。“他能回乡来种田,我很高兴。”辜
    • 2022-03-11
  •  
  • 在乡村和田间,这群年轻“新农人”工作很精彩
    在乡村和田间,这群年轻“新农人”工作很精彩
    • 新华社长沙3月4日电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农村也是年轻人可以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新农人”队伍里出现越来越多“95后”“00后”的身影。时值春耕,这群年轻人在广袤田野里干得怎么样?请跟随记者来认识其中几位。扎根粮田的创业者27岁的陈帅宇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时,拒绝了一家有驻外机会的通信公司,打算回
    • 周勉 陈思汗 2022-03-08
  •  
  • 宁夏青铜峡王雪枫:敢于探索的“新农人”
    宁夏青铜峡王雪枫:敢于探索的“新农人”
    • 宁夏青铜峡王雪枫:敢于探索的“新农人”青铜峡融媒号责任编辑:汪霁月
    • 2022-03-07
  •  
  •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伍树松:醉心于科研世界 只为让家乡土猪走向世界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伍树松:醉心于科研世界 只为让家乡土猪走向世界
    • 仿佛命中注定,伍树松研究上了松树皮。松树皮的提取物——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炎症等作用,放在饲料中喂猪,能保障猪健康成长。花青素属于多酚类物质,常与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结合在一起,要把花青素从松树皮中提取出来,进行鉴定并验证其功效,整个过程不轻松。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伍树松,经常整晚泡在实验室中,重复重复再重复,
    • 吴公然 廖洁 张必闻 刘志雄 谭文平 2022-03-04
  •  
  • 山东寿光“新农人”种菜管棚 续写乡村振兴故事
    山东寿光“新农人”种菜管棚 续写乡村振兴故事
    • 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多年来,山东潍坊寿光市一直在“留才、引才”上大做文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农业产业现代化,留住敢想、敢干的年轻人,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思路、新活力,提升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如今,中青年已成为寿光种菜管棚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回乡续写乡村振兴好故事,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来到寿光市古城街
    • 高斌 2022-03-01
  •  
  •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带民同致富,把成绩写在大地上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带民同致富,把成绩写在大地上
    • “去年合作社帮助戴庄附近5个村发展1000亩有机水稻,一年下来每亩效益达1000元。”谈到帮助农民增收,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赵亚夫笑意盈盈。这位81岁的老人,从20岁参加工作起就扑身田间地头,坚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先后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50多万亩,给16万农民带来200多亿元直接收益。去年2月25日
    • 钱飞 2022-03-01
  •  
  • 耕地守护者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做一名守护“国宝”的田长很光荣
    耕地守护者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做一名守护“国宝”的田长很光荣
    • 2月9日,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古城街道的一级田长朱小惠(中)、二级田长寇斐(左)与寿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分局局长徐云华(右)在古城街道垒村察看耕地保护情况。孙树宝 摄“这个点刚好各村田长巡查结束,在微信群里反馈信息,我得第一时间掌握情况。”2月9日10时,王立伟的手机微信提示音响了,群里上传的一张照片显示,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化龙镇岳家村
    • 杨旋 唐守信 王莉 2022-02-28
  •  
  • 谷洲:“开荒书记”土里刨金
    谷洲:“开荒书记”土里刨金
    • 晨曦中的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钦工镇宋集村,宁静而祥和。一大早,宋集村党支部书记谷洲就出了门。“老严啊,这个枝要多修点,不然以后水分不够。”刚进果园,谷洲便直奔主题。他告诉记者,“今天农校专家要来宋集村考察养牛项目,所以早点来合作社把农活安排好,心里才踏实。”谷洲指导农户种植。谷洲嘴里的农校专家,是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校长李慧。上午
    • 孔雪 2022-02-28
  •  
  • 中央宣传部公布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
    • 2022-02-28
  •  
  • 海归硕士陈智天变“新农人”:搞农业并不比研发芯片容易
    海归硕士陈智天变“新农人”:搞农业并不比研发芯片容易
    •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生,在村里种核桃?初次翻开陈智天的履历表时,让人有点惊讶。这位从名校毕业的海归为何要返乡创业?他种的核桃又有啥不一样?2月17日,陈智天在核桃产业园里看核桃树生长情况。记者 史晓露 摄创业初体验:搞农业,要沉下心来做事   2月17日,登上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二龙村的核桃产业园的一处山坡,坡上3800余亩核桃
    • 史晓露 2022-02-25
  •  
  • 海南崖州“新农人”诞生记:新理念新业态让土地生金
    海南崖州“新农人”诞生记:新理念新业态让土地生金
    • 直播变成“新农活”,镜头成为“新农具”,村里的土特产成了直播间的抢手货;告别背桶打药,动动指尖就可以完成化学除草喷洒作业;村民成为“上班族”,收入更有保障……近年来,随着“南繁硅谷”的加快建设,位于海南三亚一隅的崖州区科研单位聚集,科技创新成果涌现。良好的政策环境,科技“引擎”发力,吸引一批懂技术、爱农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也为长期跟土
    • 徐慧玲 2022-02-25
  •  
  • 全国人大代表郭素萍:接过李保国奋斗事业 扎根泥土听民声
    全国人大代表郭素萍:接过李保国奋斗事业 扎根泥土听民声
    • (视频)2月16日一大早,全国人大代表郭素萍就登上了去往河北邢台的火车。郭素萍是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也是李保国技术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作为一名林果研究领域的专家,她与丈夫——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李保国教授一起,曾走遍了太行山区的农村,为农民群众带去致富增收的新技术,带领他们奔向小康生活。李保国教授离世后,郭素萍接过了丈夫奋斗一生
    • 2022-02-24
  •  
  • 全国人大代表石光银:“沙海愚公”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全国人大代表石光银:“沙海愚公”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 1月31日一大早,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支部原书记石光银拿出珍藏的“七一勋章”,小心擦拭。2021年6月29日,石光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颁授的“七一勋章”。看着眼前金光闪闪的“七一勋章”,石光银仍难掩激动之情:“这既是一种荣誉,是党和人民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鼓励和指引。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心向党,继续全心
    • 雷魏添 2022-02-24
  •  
  • 马小梅:行走在田间地头的新农人
    马小梅:行走在田间地头的新农人
    • 马小梅:行走在田间地头的新农人作者:曾令刚 程阳 李奔作者单位:突泉县融媒体中心责任编辑:郭蓉蓉
    • 曾令刚 程阳 李奔 2022-02-22
  •  
 «上一页   1   2   …   25   26   27   28   29   …   35   36   下一页»   共714条/36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