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农业科普
  • 三农词条:畜牧业
    三农词条:畜牧业
    • 三农词条:畜牧业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朱蕾
    • 2022-08-23
  •  
  • 科普 | 保护东北黑土,守好中国“饭碗”!
    科普 | 保护东北黑土,守好中国“饭碗”!
    •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那么粮食从何处来?另一句话给出了答案——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粮食作物就长自我们脚下的土壤。土壤不仅为植物种子提供了安家之处,也通过土壤里的有机物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养分。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越多,土壤颜色越黑,所以发育良好的黑土养分充足,是非常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土壤类型。黑土中萌
    • 朱雪峰 2022-08-23
  •  
  • 科技名词 | 阳离子交换量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
    科技名词 | 阳离子交换量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
    • 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定义:每千克土壤或胶体,吸附或代换周围溶液中的阳离子的厘摩尔数。学科:土壤学_土壤化学相关名词:土壤肥力 土壤质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延伸阅读】阳离子交换量(CEC)是土壤重要化学性质之一,是指在一定pH值时,每千克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K+、Na+、Ca2+、Mg2+、NH4+、H+、Al3+等)的厘摩尔数,常
    • 2022-08-19
  •  
  • 聚焦黑土地“体检” 调查黑土地地表基质 实现耕地精细化保护
    聚焦黑土地“体检” 调查黑土地地表基质 实现耕地精细化保护
    • 聚焦黑土地“体检” 调查黑土地地表基质 实现耕地精细化保护央视网责任编辑:李广昊
    • 2022-08-19
  •  
  • 科普 | 黑土地为什么是黑色的?
    科普 | 黑土地为什么是黑色的?
    • 黑土结构示意图为什么要保护黑土地?黑土地为什么是黑色的?色黑如珍宝,土好肥力高。黑土是地球上十分珍贵且稀有的土壤资源,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黑土地”名字的由来,首先来自其颜色特征,而这也正是其优势所在。土壤的有机质是黑色的,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颜色越深。黑土的土质松软,腐殖质层深厚,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比黄土高数倍
    • 常钦 2022-08-19
  •  
  • 【政策解读】新阶段两个“三品一标”与品牌创建解读
    • 2022-08-18
  •  
  • 科普 | 不酸的食物含维生素C吗?
    科普 | 不酸的食物含维生素C吗?
    •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正常成年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毫克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毫克。想补充维生素C,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柠檬,觉得越酸的水果含维生素C越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含维生素C的食物不都是酸的,不酸的食物也可能含维生素C。这是为什么呢?水果的酸度主要取决于水果中的有机酸含量,如苹果酸、柠檬酸、异柠檬酸等
    • 2022-08-14
  •  
  • 一颗水蜜桃的甜蜜旅行
    一颗水蜜桃的甜蜜旅行
    • 核心阅读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果盘,农产品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不断优化农产品供给,日益畅通的电商物流服务网络让更多小农户对接上大市场,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让我们的美好生活有滋有味。炎热而漫长的三伏天,正是水蜜桃成熟上市的日子。入口即化的桃肉、清甜弥漫的桃香、浓郁饱满的桃汁,带来丝丝凉爽。北京市平谷区、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浙江省宁波
    • 李心萍 王永战 2022-08-14
  •  
  • 科普 | 黑土地为什么是黑色的?
    科普 | 黑土地为什么是黑色的?
    • 黑土结构示意图为什么要保护黑土地?黑土地为什么是黑色的?色黑如珍宝,土好肥力高。黑土是地球上十分珍贵且稀有的土壤资源,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黑土地”名字的由来,首先来自其颜色特征,而这也正是其优势所在。土壤的有机质是黑色的,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颜色越深。黑土的土质松软,腐殖质层深厚,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比黄土高数倍
    • 常钦 2022-08-07
  •  
  • 立秋:秋风起,晒秋忙
  •  
  • 科技名词 | 营养需要 nutrient requirement
    科技名词 | 营养需要  nutrient requirement
    • 营养需要 nutrient requirement定义:动物在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机体健康和达到特定生产性能时,对营养物质的最低需要量。学科:畜牧学_饲料与营养_营养生理与生化_消化吸收相关名词:采食量 消化 营养成分 新陈代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延伸阅读】动物为了维持自身正常的生理活动,使生命得以延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摄取食物,补充能量。这些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
    • 2022-07-25
  •  
  • 三农词条:作物育种
    三农词条:作物育种
    • 三农词条:作物育种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鲁建滔
    • 2022-07-25
  •  
  • 二十四节气|大暑时节,“瓜王”手把手教您挑西瓜!
    二十四节气|大暑时节,“瓜王”手把手教您挑西瓜!
    • 二十四节气|大暑时节,“瓜王”手把手教您挑西瓜!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杨昌平 姜宝君 李典超责任编辑:赵晨蕊 肖名焰本文为地方平台发布的内容。简介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到达120°,于公历7月22—24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意思
    • 杨昌平 姜宝君 李典超 2022-07-24
  •  
  • 大暑
    大暑
    • 大暑[宋]曾几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诗词赏析:在大暑节气诗中,曾几的这首《大暑》诗,较为工稳、平和中正。大暑为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中午烈日则更甚。首联,诗人不禁发出感叹:这炎炎烈日何时能够过去。门外屋内更是一点风儿也寻觅不到,大地热得让万物纹丝不动。这句极言大暑之热
    • 严勇 2022-07-23
  •  
  • 科技名词 | 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
    科技名词 | 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
    •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定义:土壤中形成的和外部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分解阶段的各种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学科:土壤学_土壤生物与土壤生物化学相关名词:土壤腐殖质 土壤肥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延伸阅读】土壤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包括土壤中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残体在不同分解、合成阶段的产物。不同类型土壤
    • 2022-07-22
  •  
  • 三农词条:农业标准化
    三农词条:农业标准化
    • 三农词条:农业标准化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鲁建滔
    • 2022-07-11
  •  
  • 科技名词 | 土壤改良 soil amelioration,soil improvement
    科技名词 | 土壤改良  soil amelioration,soil improvement
    • 土壤改良 soil amelioration,soil improvement定义:根据土壤障碍因素及其危害性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土壤性状,增加产量。学科:土壤学_土壤学总论相关名词:土壤利用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延伸阅读】土壤改良是运用土壤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排除或防治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引起土壤退化等不利因素,改善土壤性状,提高
    • 2022-07-10
  •  
  • 辟谣 | 盲目片面追捧“零添加”食品对吗?
    辟谣 | 盲目片面追捧“零添加”食品对吗?
    • 食品安全和营养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健康,居民营养状况也是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群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6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进展与成效。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以及色香味,并且对食品还能起到防腐和保鲜作用,在食品当中广泛运用。但是面对繁
    • 涂子怡 2022-07-10
  •  
  • 考古探源长三角古农业文明
    考古探源长三角古农业文明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突破了江淮丘陵和江南丘陵,滔滔江水在行将入海之处,孕育出一片花的国土,北折东下的江流在中国版图上宛如高昂的龙头。这片长江下游的区域,被网民戏称为“包邮区”,而学名叫“长江三角洲”,地跨沪苏浙皖,如今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而在5000年乃至1万年前,当时的“包邮区”是
    • 冯源 孙丽萍 蒋芳 刘美子 2022-07-07
  •  
  • 科技成果转化 commerc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科技成果转化 commerc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 科技成果转化 commerc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2020年,3554家高校院所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为466882项,合同总金额为1256.1亿元。An annual report 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China&
    • 2022-07-05
  •  
 «上一页   1   2   …   22   23   24   25   26   …   37   38   下一页»   共760条/38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