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浙江嘉兴: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连续19年全省第一

发布日期:2025-01-09  来源:浙江学习平台  作者:张应隆 李斌 罗金飞  浏览次数:34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记者2025年1月4日从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获悉,2024年,浙江省嘉兴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33万亩,产量达100.6万吨,粮食播种面积及总产量连续19年列浙江省首位。作为“浙北粮仓”的嘉兴,近年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育良种、用良技、耕良田,绘就了一幅现代农业“新丰景”。近日,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观音桥村的永梁农机专业合作社,淘汰了

记者2025年1月4日从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获悉,2024年,浙江省嘉兴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33万亩,产量达100.6万吨,粮食播种面积及总产量连续19年列浙江省首位。

作为“浙北粮仓”的嘉兴,近年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育良种、用良技、耕良田,绘就了一幅现代农业“新丰景”。

近日,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观音桥村的永梁农机专业合作社,淘汰了一台旧的水稻插秧机,合作社共拿到18750元补贴。拿到补贴后,合作社负责人陈永梁购入了一台8行及以上四轮乘坐式插秧机。“补贴力度比往年增加了不少,特别是增加了淘汰旧机器的补贴,加上购机补贴,我们总共拿到了5万多元。”陈永梁高兴地说。

陈永梁能够拿到更多补贴,得益于2024年嘉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为了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我们以政策赋能延伸供应链,进一步完善了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嘉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嘉兴市在延续种粮补贴、政策性农险等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动态调整种粮补贴标准、农机报废补助名录、政策性农险种类,其中农机报废补贴名录从7类扩大至15类,粮油类保险补助由财政全额承担,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

此外,嘉兴市还以农业“双强”行动为抓手,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以科技赋能全面重塑粮油产业链。在全省率先推出“田保姆”“种粮宝”等为农服务数字化平台,配套引入无人机等智能设备,逐步探索无人机飞防、“稻油套播”免耕飞播等新技术,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种植模式。

粮食丰产,优质良种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嘉兴始终聚焦稳粮富民,通过深入实施“嘉兴大米”品牌战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1年,由嘉兴市政府牵头,嘉兴市供销社、嘉兴市财政局、嘉兴市农业农村局、嘉兴市商务局(粮食物资局)、嘉兴市农科院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共同打造“嘉兴大米”品牌。2024年,嘉兴又实施了涵盖“统一种子”“统一种植”“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等内容的“七统一”战略,将“嘉兴大米”优质稻种植面积拓展到10万亩。眼下,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嘉兴大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品牌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品牌已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除“嘉兴大米”外,嘉兴还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水稻良种覆盖率超过98%。同时,嘉兴还进一步优化水稻品种区域布局,优化良种良法配套,集成推广农技、农机、植保、土肥等先进适用技术,从而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量和品质。目前,全市累计培育稻米全产业链4条,111家主体从事优质稻米开发,面积达19.8万亩。

未来,嘉兴将结合优质稻米评选、“订单式”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嘉兴好米”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聚焦粮食生产全链条,以政策为杠杆、以科技为动力、以品牌为支点,实现粮食作物高产提质增效,全力打造高水平“浙北粮仓”。

(嘉兴日报记者张应隆 通讯员李斌 罗金飞 图片由嘉兴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作者单位: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

责任编辑:赵星 张毅 李建 吴轶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