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湖北南漳:生态赋能+创新破局 “一粒米”撬动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6-06  来源:湖北学习平台  作者:张昊婷 刘江 杨澳 江曼  浏览次数:4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依托当地的“寨子米”品牌,突破单一的销售模式,开发出了米茶等一系列衍生产品,以特色农业挖掘产业的增值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在南漳县东巩镇上泉坪村,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插秧景象。村民邓作富站在田埂上,将秧苗盘送上插秧机。田里人机协同作业,抢抓农时。“我们运输的是有机稻‘玉针香’秧苗,它这个品种比较多,今天已经运输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依托当地的“寨子米”品牌,突破单一的销售模式,开发出了米茶等一系列衍生产品,以特色农业挖掘产业的增值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在南漳县东巩镇上泉坪村,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插秧景象。村民邓作富站在田埂上,将秧苗盘送上插秧机。田里人机协同作业,抢抓农时。

“我们运输的是有机稻‘玉针香’秧苗,它这个品种比较多,今天已经运输3次了,能栽个6亩田左右。”南漳县东巩镇上泉坪村村民邓作富说。

作为国家有机认证的大米产区,为了守住“有机”底线,在技术上,该稻种采用的是机械化耕作模式,插秧机配备特殊肥料箱,在插秧时同步完成侧深施肥,能将肥料精准施于秧苗根部旁3厘米至5厘米处,相比传统种植,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施肥精准度。

“这个侧深施肥可以精准施肥,增加肥料的利用率,避免污染水源,这样化肥的利用率也会增加到80%以上。”南漳县寨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总监陈磊说。

在田间管理上,合作社运用抛秧和机插技术,自然抑制杂草生长,山泉水灌溉系统确保水源纯净,而每亩地施用的植物性有机肥,能避免重金属和抗生素超标,保障有机大米质量与产量。

“大家可以看到地里边有特别多的蚯蚓,这是我们之前做的一个检测,我们这个基地一个平方米的蚯蚓条数数量就在1000条,在全国来说都是罕见的,就说明我们的土壤环境非常健康。”南漳县寨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青说。

不过,单纯依靠大米种植销售,产业发展空间相对有限。“如何让一粒米创造更多价值?”2022年,寨子米合作社瞄准市场需求,创新开发黑糯粽、黑米茶等大米延伸产品,其中有机黑糯粽成为亮眼“代表作”,黑糯粽以全谷物糙米为原料,精准破解健康痛点,打造出适合全年龄段人群食用的健康食品。如今,这款黑糯粽已推出三年,今年销售成绩尤为突出。

“粽子的销售已接近尾声,而且前几天的销量已经突破了一万袋,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南漳县寨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青说。

未来,合作社将继续深耕有机产品,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更多优质选择。赵青透露,“我们将重点推进从种植到加工的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延链、强链、补链工作。目前,合作社正推进有机米粉的产品开发与生产线布置,预计今年9月新产品即可面市。同时,以大米为原料的化妆品开发也取得进展,东巩寨子米有机大米面膜已进入小试阶段。”

作者单位:南漳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代军 王华山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