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青海海东乐都区:牧光互补 增“绿”生“金”

发布日期:2025-07-18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添福 刘文静  浏览次数: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原炙热的阳光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依托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乐都区以光伏发电为突破口,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道路,绘就“绿电生金”的发展新图景。走进乐都区“十三五”39兆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只见成片的光伏板,在山顶开阔地带有序铺陈。它们依山势起伏排列,在阳光照射下泛起银光,与啃食牧草的牛羊相映成趣

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原炙热的阳光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依托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乐都区以光伏发电为突破口,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道路,绘就“绿电生金”的发展新图景。

走进乐都区“十三五”39兆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只见成片的光伏板,在山顶开阔地带有序铺陈。它们依山势起伏排列,在阳光照射下泛起银光,与啃食牧草的牛羊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牧光互补”的生态画卷。

这个总投资2.6亿元、占地面积超1000亩、总装机容量达39兆瓦的村级光伏电站,自2019年6月并网运行以来,就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绿色引擎”。

电站值班长聂维平介绍:“我们日常的核心工作是设备监盘,每天到岗后,都会对逆变器进行细致巡视,一旦发现逆变器停机,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确保在两小时内完成设备恢复,最大限度保证电站正常发电。”

该电站有19个光伏发电单元,年均输出5800万千瓦时清洁电力,年收益超4000万元。截至目前,电站累计发电量已达3.3亿千瓦时,创造收益2.3亿元。这让乐都区141个脱贫村共享绿色发展红利。

乐都区寿乐镇仓岭顶村党支部书记刘淑珍说:“自2019年电站产生收益以来,我村已累计收益140余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村集体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维护、公共服务完善以及公益性岗位工资发放等民生领域。如今,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乐都区还积极参与跨区域光伏产业发展,向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一光伏电站注资。乐都区的213个村累计分配收益资金863.83万元,共享发展成果。”海东市乐都区振兴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俊军说。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吴玉蓉 朱月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