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山前街道水北村的福鼎市花卉产业园里,主播何祥礼手持精心培育的栀子盆栽,热情洋溢地在直播镜头前展示产品细节,屏幕上点赞、评论不断,新观众陆续涌入,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
直播展示栀子盆栽
国兰、杜鹃、三角梅、栀子花……走进福鼎市花卉产业园的温室大棚,琳琅满目的花卉令人目不暇接。另一边,工人们正忙着将培育好的兰花种苗小心移栽到特制花盆中,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福鼎市花卉产业园的崛起,是福鼎花卉苗木产业升级的标志性成果。2025年年初,产业园一期正式开园,依托5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大棚,配备现代化温控、灌溉系统,实现了从“二手种苗依赖”到“自主繁育创新”的跨越。
自动灌溉装置喷洒水雾
“过去,福鼎花农大多是从外地购进‘二手种苗’来种植,不仅成本高昂、品种单一,还存在适应性差、病虫害风险高的问题。”福鼎市林业局林业改革与产业发展股副主任林达隆表示,在政策扶持下拔地而起的福鼎市花卉产业园,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很好地填补了福鼎花卉繁育市场的空白,让“育好一棵苗”成为撬动产业升级的新支点。
除了繁育环节,土地问题也曾一度成为制约花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几年,随着“非粮化”政策的推进,大片平坦、连片的农田难以用于花卉种植。面对这一困境,福鼎积极探索破局之道,而答案就藏在科技创新之中。
福鼎采用立体式温室大棚种植模式,下层用于育苗,上层种植兰花等花卉,并尝试在上方种植天宫石斛等附生类石斛兰。这种立体种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还通过科学的设计营造出适宜不同花卉生长的小气候环境,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移栽兰花种苗
花卉产业的温暖触角,还延伸到弱势群体。日前,在福鼎市花卉协会与市残联合作开设的“花卉课堂”上,杨礼松正在为残疾人朋友们培训花卉苗木知识。在这里,残疾人学员不仅学会了种植花卉、培育盆景,还通过直播带货实现就业,让生活长出“新希望”。
“尽管残疾人朋友在身体机能上存在部分局限,但他们中的许多人依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学习花卉种植与盆景制作技术,残疾人朋友可以充分利用阳台、庭院空间,发展‘阳台经济’和‘庭院经济’。”杨礼松表示。
灿烂的杜鹃花
从案头盆景里的方寸天地到智能温室里的花团锦簇,从传统种植到“花+电商+文旅”的多元业态,福鼎的“一花一木”正释放出巨大能量。“下一步,福鼎将充分发挥地处闽浙边界的区位优势,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精心规划花卉产业布局,推动花卉产业朝着绿色、健康、快速的方向大步迈进,全方位筑牢产业基础,助力福鼎花卉品牌逐步走向全国。”林达隆说。
作者单位: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刘尹恩 朱巧燕 刘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