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阴暑主要是夏季过度贪凉(如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风扇直吹或大量食用冷饮等),暑湿邪气与寒邪结合侵袭人体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头痛身重、怕冷无汗、鼻塞流涕、胃肠道不适(如腹胀、呕吐、腹泻)。阴暑患者的体温一般不高,舌苔偏白腻。阳暑主要是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暴晒或劳作,暑热邪气直接侵袭人体,导致体内热量蓄积过度,进而出现高热、大量出汗、口渴喜饮、头晕乏力、心慌烦躁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昏迷、抽搐。简单来说,阴暑是“暑天受寒”,阳暑是“暑天受热”,两者病因和症状不同,用药也需要区分。
藿香正气制剂具有化湿散寒、理气和中的功效,对阴暑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藿香正气水的主要成分包括藿香、紫苏、白芷、茯苓、陈皮、白术等。其中,藿香、紫苏、白芷能解表散寒、芳香化湿,驱散因贪凉入侵的寒邪,缓解暑湿引起的身体困重;茯苓、白术可健脾祛湿,改善湿邪导致的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适;陈皮、厚朴能理气和中、调和脾胃,可以缓解胸闷、呕吐等症状。因此,如果是因高温贪凉导致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状,可使用藿香正气制剂,外祛风寒、内化暑湿,促使身体机能尽快恢复。
治疗阳暑主要以快速祛暑清热、及时补气滋阴为主。阳暑早期以祛暑清热为主,可以选择人丹或十滴水。人丹具有清凉解暑、提神醒脑的作用,能快速缓解阳暑初期的头晕、恶心、胸闷等症状。十滴水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醒神的作用,可作为出现阳暑急性症状后的应急药。如果战友们在高温环境下训练时出现体温轻度升高(通常小于38℃)、大量出汗、口渴、乏力、头晕头痛、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可服用1支十滴水,必要时隔半小时再服用1支。暑热后期,中暑患者典型症状已消失,但仍有疲劳乏力、体虚易感、自汗盗汗、口干口渴等表现。因此,中暑患者在恢复期可遵医嘱选用清暑益气汤,能祛暑利湿、补气生津。
此外,清凉油或风油精是夏季解暑的外用药,安全方便、起效迅速,可以提神醒脑、缓解轻微中暑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解暑药主要用于预防和缓解轻度中暑初期症状。如发生明显中暑症状,需规范送医救治。服用中暑药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防止引发副作用或安全风险。
解暑药不是越多越好。不同的解暑药可能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同时服用多种解暑药可能导致某些成分剂量超过安全使用范围,进而引发副作用。因此,当出现中暑症状时,可按发病阶段和发病特点选择一种合适的药物口服,也可搭配一种外用药物。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时,需遵医嘱。
成分多查看。藿香正气水和十滴水都含有酒精,服用后可能会影响判断力、反应速度。驾驶、执勤和进行特殊作业前严禁服用,服用后至少休息半小时,评估状态后方可进行特殊作业。
禁忌需牢记。清热类药物长期服用会损伤脾胃;人丹因含朱砂,不可超量、长期服用;解暑药中往往含有如薄荷脑、樟脑、酒精等辅料,过敏者应禁用,首次使用需注意观察。
责任编辑:李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