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门诊坐诊时,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牙齿的相关问题。他们大多是在孩子换完牙后,发现孩子存在牙齿不齐、地包天、龅牙和小下巴等情况。这些都属于错颌畸形,经过科学矫正,可以使牙齿排列整齐,恢复正常咬合功能。
不少家长关心错颌畸形的最佳矫正时机。错颌畸形的最佳矫正时机与畸形类型有关。在3~12岁这个阶段,不建议立即进行矫治。轻度错颌应优先纠正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或咬物、口呼吸、咬唇、吐舌、偏侧咀嚼等。但如果乳牙存在严重影响颌面骨骼发育的情况,需要尽早进行干预。如果孩子配合,在3~5岁就可以进行矫治。多数错颌畸形需待恒牙期(约12岁)牙齿全部替换完成、咬合关系基本稳定后,再进行矫治。此时诊断更为明确,矫治完成后效果也更加稳定持久。一般认为男孩12~14岁,女孩11~13岁,是生长发育高峰期,也是错颌畸形最佳矫正时期,此时矫治效率高、效果好。虽然青少年在15~17岁仍可进行矫正,但矫治难度会有所增加。而成年后生长发育基本完成,矫治难度变得更大。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成年人由于遗传、不良口腔习惯、颌骨发育异常和外伤等因素,也会导致错颌畸形。比如,不慎损伤颌面部导致牙齿碎裂、脱落甚至颌骨骨折,改变咬合关系,进而形成错颌畸形。如果存在单纯的牙性错颌畸形(牙齿拥挤、缝隙较大、倾斜或扭转等)或者轻度骨性错颌畸形(上颌骨稍显前突或下颌骨略有后缩),通常可以采用固定矫治器和隐形矫治器等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矫治。若是严重骨性错颌畸形,可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正颌手术。
错颌畸形与牙周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错颌畸形可能影响口腔卫生,增加患牙周病的发生风险。牙周病可能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破坏,引发邻牙倾斜和对颌牙伸长,破坏原有咬合关系,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咬合紊乱、咀嚼功能下降。若存在上述情况,应在牙周炎症状彻底控制的前提下,通过轻力矫治(施加远低于常规正畸的力量移动牙齿)来扶正倾斜牙齿,压低伸长的对颌牙,便于后续治疗。
一口健康的牙齿不仅关系到个人形象,还会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大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清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发现问题及时就医,积极接受专业的口腔治疗。
(作者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副主任徐璐璐)
责任编辑:陈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