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活百科 » 正文

辟谣|“刷经络”“药浴排寒”非人人适宜

发布日期:2025-11-03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史诗  浏览次数:1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天气渐寒,“刷经络”“药浴排寒”等秋季养生方式逐渐走红。但这些干预性调理方法是否适合所有人?操作中又需注意哪些风险?“无论是‘秋季刷经络’(如刮痧、经络刷),还是‘药浴排寒’,核心是通过体表刺激或药材作用调理身体,但前提是‘辨证适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高颖表示,“刷经络”借助外力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更适合体质偏实、阳气偏盛或气血瘀滞的人群;而身体虚弱者(如常疲劳、畏寒)、经期或孕期女性、有出血倾向者,以及皮肤易过敏人群,盲目尝试可能加重不适。图片来

天气渐寒,“刷经络”“药浴排寒”等秋季养生方式逐渐走红。但这些干预性调理方法是否适合所有人?操作中又需注意哪些风险?

“无论是‘秋季刷经络’(如刮痧、经络刷),还是‘药浴排寒’,核心是通过体表刺激或药材作用调理身体,但前提是‘辨证适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高颖表示,“刷经络”借助外力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更适合体质偏实、阳气偏盛或气血瘀滞的人群;而身体虚弱者(如常疲劳、畏寒)、经期或孕期女性、有出血倾向者,以及皮肤易过敏人群,盲目尝试可能加重不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尤其寒露后阳气渐收,身体需顺应节气变化,若“刷经络”时刮拭过度、频率过高,易损伤正气,导致抵抗力下降,出现周身乏力,甚至因操作后毛孔开放、保暖不当引发风寒侵袭。

针对“药浴排寒”,高颖强调“药材选择需匹配体质”:“偏热体质者若多用温燥药材,可能引发口干、心烦、血压波动等‘上火’症状;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更需谨慎,避免因水温过高、时间过长耗伤正气。”她建议药浴时控制水温与时长,以“不大汗淋漓”为原则,防止阳气过度耗散。

想安全尝试“刷经络”“药浴排寒”这类养生方式,高颖给出3点具体且实用的建议,帮大家避开风险、科学调理。

第一,一定要先咨询专业中医师。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是偏实偏虚、偏寒偏热,需要专业辨证。中医师会通过望闻问切评估体质,判断你是否适合这类干预性调理,从源头避免“不对症”的问题。

第二,操作时优先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非专业机构可能存在手法不当,如刮痧力度失控、穴位找不准以及药材配比不科学等问题,容易损伤皮肤、耗伤正气。

第三,严格控制调理频率。刮痧不能频繁进行,必须等之前留下的旧痧完全消退,皮肤恢复正常状态后再做下次,否则会反复刺激体表,加重皮肤和气血负担;药浴则建议每周1到2次,具体频次需根据体质调整。体质虚弱者可能需要延长间隔,而中医师会结合调理后的身体反应,给出更精准的建议。

“总之,秋季养生的核心是‘顺应时令、适度为宜’。”高颖提醒,对多数人而言,保持膳食平衡、适度运动、规律作息,比过度依赖外界干预更能维持身体阴阳平衡,辨证施养、安全第一,才是秋季养生的关键。

责任编辑:张兆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