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与山东省农科院创新院地合作机制,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为费县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产业振兴正蓄势腾飞。
走进费县新庄镇后柱子村大棚枣园里,挂满枝头的脆枣映入眼帘。种植大户王明金正忙着采摘脆枣,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受绿盲蝽的影响,2020年脆枣产量很低。2021年王中堂博士来了以后,通过对病虫害的防治和种植技术指导,大大减少了病虫害损失,产量也全部上去了。”王明金感慨道。
王中堂是山东省农科院选派脱产挂职新庄镇的“第一镇长”。新庄镇地理环境适合脆枣生长,当地脆枣品质、规模小有名气,但品种单一、成熟期裂果、病害难以根治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枣农。王中堂提出采取设施栽培、分割生产单元的方法,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同样受益的还有山东正宇兔业有限公司。山东正宇兔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近二十年历史的獭兔养殖企业,之前的主业是繁育仔兔、饲养幼兔、屠宰成兔、销售兔皮。在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刘公言博士的悉心指导下,企业引入农科院整套养殖管理技术,成兔皮毛和兔肉质量明显提升,兔副产品加工成为宠物饲料,附加值大幅增加,并拉长了产业链。
2020年4月,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费县示范县启动建设。山东省农科院先后选派167名科研骨干,聚焦费县粮油、果蔬、畜禽等7大农业发展特色和区域优势,直面农民的急难愁盼和农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科学编制三年发展规划,全面实施“提升一产、培育二产、创建三产”三大工程,50个重点项目和行动方案。
同时,费县采取驻县指挥部、乡镇(街道)脱产挂职和精准对接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挂职帮扶等方式,建设了37个“农科专家工作室”,实施“包村制”51个、“链长制”8条,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7个,落地新品种246个、新技术58项。依托“舜耕科技”服务团,开展“科技服务月”和“村村都有好青年”培优行动,搭建示范县和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的“四梁八柱”,全面提升建设的整体性、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科技支撑引领的靶向精准性。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有山东省农科院的先进理念、优秀人才和一流技术作支撑,费县农业的科技“翅膀”必将“插起来”“硬起来”“飞起来”,实现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的跨越。
作者单位:费县融媒体中心 费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梁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