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人物事迹
  • 新农人兴乡村 大学生张志远返乡“花式”创业
    新农人兴乡村 大学生张志远返乡“花式”创业
    • 粉嫩嫩、肉嘟嘟,这就是多肉,在北上广是都市白领竞相追捧的桌面萌宠,在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一棚多肉满地金”成了张志远返乡创业的致富法宝。“我们这个拼盆叫蓝孔雀,里面有十几个品种,售价在100多块钱。”2月4日,村里的年味儿还没散去,张志远就跑到花棚里忙碌起来,随手端起一个花盆,向记者展示着自己设计的多肉盆景。1989年出生,今年刚34岁的张志远
    • 万前进 李皓 2023-02-15
  •  
  • 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为育良种 他58年未回家过年
    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为育良种 他58年未回家过年
    • (视频)兔年春节,在海南三亚,今年87岁的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依然坚守在南繁育种基地。1964年起,他每年冬天都会从河南来到海南三亚开展玉米选育工作,并在基地度过了58个春节。近六十年来,程相文培育的“浚单”“永优”系列玉米新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超过5亿亩。记者:王军锋 郭良川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责任编辑:徐睿明
    • 王军锋 郭良川 2023-02-11
  •  
  • 小麦专家周正富:让老百姓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小麦专家周正富:让老百姓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 周正富(左一)指导团队成员进行实验设备调试和检测农历腊月二十九,黄河北岸,麦苗青青,平川开阔,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的神农种业实验室内,实验室科研骨干、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周正富,并没有踏上回家的旅途。小麦基础研究、品种改良……到了年底,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处理。神农种业实验室是河南省第二家省实验室,聚焦种业安全,通过科技创新,保障
    • 黄婷 刘瑞朝 2023-02-11
  •  
  • 南繁育种专家马文全:种苗发芽 梦想开花
    南繁育种专家马文全:种苗发芽 梦想开花
    • 马文全在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为工作人员讲解玉米病虫害防治知识。袁琛 摄(人民视觉)“为什么同一茬秧苗,生长繁茂程度却不一样?仔细观察,答案就藏在土地的平整程度里……”海南三亚,炽热的阳光下,58岁的马文全弓着身子,手抚秧苗,给学生们讲解田间管理知识。作为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育种专家,马文全每年9月下旬来海南,次年3月回河南,多年来
    • 曹文轩 2023-02-11
  •  
  • “泥腿子”教授党选民的西瓜经
  •  
  • 馥郁的麦香——小麦专家郭进考的故事
    馥郁的麦香——小麦专家郭进考的故事
    • 图为麦田。赵进利 摄初冬时节,河北石家庄。71岁的郭进考正在通过网络视频远程指导种麦。那片小麦试验田,远在海南三亚。但老人眼前,仿佛已浮现出青青麦田,一棵棵绿油油的麦苗,举着小手向他打招呼。本来买好机票,准备送麦苗到海南,有事耽搁,只好让麦苗独自过去。头一天起苗,第二天上飞机,当天全部栽到地里。这就是郭进考的“小麦速度”。他常说,小麦育
    • 陈晔 2023-02-11
  •  
  • 纪录片《端牢中国饭碗》育种家把油菜种了100多遍
    纪录片《端牢中国饭碗》育种家把油菜种了100多遍
    • 纪录片《端牢中国饭碗》育种家把油菜种了100多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胡小清
    • 2023-02-11
  •  
  • 二十大代表在基层|时晓伟:科学育种助力小麦优质高产
    二十大代表在基层|时晓伟:科学育种助力小麦优质高产
    • 49岁的时晓伟是党的二十大代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从“津强1号”到“津强13号”强筋小麦品种,20多年来,她扎根小麦育种一线,助力推动我国优质高产小麦育种科研工作,并与团队创新小麦高效育种技术方法,显著推动了小麦育种进程、提升了新品种选育质量。回到岗位的时晓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回基层的同时,又投入到了新一代“津强”系列小麦
    • 孙凡越 2023-02-11
  •  
  • 朱志杰:大学毕业返乡 在新疆种起南方水果
    朱志杰:大学毕业返乡 在新疆种起南方水果
    • 2月2日,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大泉湾乡大泉湾村,大学毕业的朱志杰正在大棚里给沃柑树剪枝。树有一人多高,枝头上挂满金黄的沃柑。2月2日,朱志杰在大棚里查看沃柑的长势。(摄影:魏永贵)朱志杰向记者介绍:“好的沃柑树要形成三主干结构。这样果实营养足、挂果多、口感佳、果形好。”在朱志杰的手上,有许多斑斑点点的伤疤。他说,沃柑树刺多,剪枝时一不注意就会
    • 魏永贵 朱锦慧 2023-02-10
  •  
  • “新农人”赵聪:赵美丽的美丽梦想
    “新农人”赵聪:赵美丽的美丽梦想
    • “新农人”赵聪:赵美丽的美丽梦想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垄上行》栏目作者:仇红月 魏伟责任编辑:张鋆 许蓓总平台审核编辑:张健瑜简介现在正是莲藕上市的旺季,在湖北荆州洪湖的藕塘边活跃着一个美丽的身影,她就是直播网红赵美丽。作为一个地道的洪湖妹子,“90后”的她返乡当起了新农人,用直播的方式让家乡的美景美食C位出圈。去年,她还在全国农民技能
    • 仇红月 魏伟 2023-02-10
  •  
  • 在大山种地的“85后”黄启林
    在大山种地的“85后”黄启林
    • 眼下,在外出“务工潮”源源不断涌向大城市时,“85后”的黄启林却在大山的葡萄园里忙碌,“种植”自己新一年的梦想。黄启林家住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菁盛乡东成村过达屯。位于桂西北大石山区的都安瑶族自治县总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石山面积占89%。菁盛乡东成村过达屯被如屏大山层层包围,1985年出生在这里的黄启林,长大后绝大部分时间外出务工维持生计。2017年
    • 2023-02-10
  •  
  • “新农人”李永返乡实干创未来
    “新农人”李永返乡实干创未来
    • (视频)1月30日,节后开工的第三天,但在山东寿光东斟灌村,对于村民李永来说,这已经是他的第九个工作日,他们从大年初一开始就进入了工作状态。30多年来,寿光技术传遍大江南北,引领了全国蔬菜产业的技术变革。如今新一代的寿光青年农民,不仅接过了父辈们手中的蔬菜产业,还接过了父辈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聪明才智,将现代化的
    • 冯媛媛 吴飞座 2023-02-10
  •  
  • 应超:振兴“稻”路上的新农人
    应超:振兴“稻”路上的新农人
    • 应超:振兴“稻”路上的新农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张爱娣简介当下,科技正为农业写下新的丰收之歌,也改变着新一代农民的劳动场景。他们不再像父辈们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在农业科技和装备助力下,成了“智慧”种田的主力军。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操控着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新农人”——应超。
    • 2023-02-10
  •  
  • 鼠害研究专家杨再学:守护良田 和农业害鼠“斗争”36年
  •  
  • 张应龙:扎根沙漠的“种树人”
    张应龙:扎根沙漠的“种树人”
    • 张应龙在实验室里检查长柄扁桃组培情况。郝彦丰 摄春节假期,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张应龙依然坚守在锦界镇沟掌村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的实验室里,研究长柄扁桃组培情况,为防沙治沙事业忙碌着。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以实干实绩树立优良作风,用科学方法治沙造林,让沙海染绿、林地生金,带动当地群众创造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沙漠种树二十载“我
    • 郝彦丰 2023-02-09
  •  
  • 广东省普宁市西林村:撂荒地变身 “小粮仓”
    广东省普宁市西林村:撂荒地变身 “小粮仓”
    • “西林村1389亩稻田是我们合作社承包的,水田里正在‘奔跑’的微耕机也是我们的。”近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来到广东省普宁市赤岗镇西林村垦造水田项目现场,普宁市立坤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立坤热情地介绍着。梁立坤告诉记者,自己的祖爷爷、爷爷和父亲都喜欢种地,为此受过不少苦,可是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家里人始终坚持:“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 祝桂峰 2023-02-08
  •  
  • 东华理工大学:“农民教授”让菌产业转了型
    东华理工大学:“农民教授”让菌产业转了型
    • 东华理工大学教授李荣同(右)查看菌菇生长情况。陈艳伟 摄正逢新春,与东华理工大学教授李荣同一起驱车前往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记者直言:“李教授,您是名人。”对这一称谓,李荣同笑着说:“我最喜欢的是大家叫我‘农民教授’。”这是李荣同成为黎川县食用菌科技特派团团长的第10个年头。2014年开始,在李荣同的主导下,高校优质智力资源被引入地方以促进经
    • 徐光明 陈艳伟 2023-02-04
  •  
  • 方智远:为洋白菜装上“中国芯”的老院士
    方智远:为洋白菜装上“中国芯”的老院士
    • 1月20日深夜,我国著名蔬菜学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方智远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4岁。从事蔬菜遗传育种和研究近60年,方智远先后培育了五代甘蓝新品种,结束了我国甘蓝品种长期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有力支撑了蔬菜科技的自立自强和种子的国产化。他曾说:“解决老百姓的吃菜问题,还得靠我们自己的品种。”方智远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邱晨辉 2023-02-02
  •  
  • 甘脆:返乡创业守初心 带领乡亲共致富
    甘脆:返乡创业守初心 带领乡亲共致富
    • 甘脆:返乡创业守初心 带领乡亲共致富作者:蓝卫北 梁翠芬作者单位:河池市宜州区就业服务中心责任编辑:黄飞行 陈玉桂 韦云雯 宾士雄总平台审核编辑:王程鹏
    • 蓝卫北 梁翠芬 2023-01-31
  •  
  • “中国好人”刘世扬:我这辈子,就做育种一件事
    “中国好人”刘世扬:我这辈子,就做育种一件事
    • 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动广大网友和城乡基层干部群众举荐身边好人好事,定期推评“中国好人榜”。中国文明网《新时代“中国好人”故事》专栏,为你讲述“中国好人”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好人”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
    • 2023-01-30
  •  
 «上一页   1   2   …   11   12   13   14   15   …   34   35   下一页»   共699条/35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