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往往有着多种功效,与不同的搭档配合使用,可以发挥出更显著、更丰富的调理养生作用。
1.陈皮:理气和中
生活中可选择一些中药来代替茶叶,例如陈皮,陈皮能够起到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等作用。
(1)陈皮+荷叶
肥胖多痰人群可取陈皮3克、荷叶3克(洗净碾碎)大火煮沸,再加盖等5至10分钟饮用,二者搭配可增强脾胃运化痰湿的力量。
(2)陈皮+枸杞
取陈皮3克、枸杞12粒浸泡1分钟,洗净捞出,放入壶中,倒入沸水泡5分钟饮用,酌加蜂蜜或冰糖调味,能够起到健脾、补肝肾、止寒咳的作用。
(3)陈皮+胎菊
将陈皮5克、胎菊3至4朵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至七八分满,加盖泡3至5分钟趁热饮用,能够燥湿健脾、清肝明目,改善咳嗽痰多、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头晕眼花等症状。
(4)陈皮+山楂
取陈皮2克、山楂干5克洗净,一同冲泡饮用,能够消食润肠、理气健脾,改善腹胀嗳气、消化不良、大便不畅或黏滞等症状。
2.当归:补血能手
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等作用。用药部位上,当归身补血,当归尾活血;使用剂量上,小剂量补血,大剂量活血。
(1)当归+黄芪
取当归身3至9克、黄芪20克、党参30克、甘草3克、鸡肉250克、生姜3片煲汤食用,当归身补血,黄芪补气,二者合用益气生血,适用于血虚或气血两亏证,改善出血所致头晕乏力、气短懒言等情况。
(2)当归+生姜+羊肉
取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250克、大枣5枚煲汤食用,当归活血止痛,生姜温中,羊肉温补脾胃、补血温经,三者搭配适合素体畏寒肢冷、月经量少、经期畏寒腹痛的人服用。
(3)当归+甘草
当归10克(切成小片)、甘草3克、大枣2枚洗净,打入一个鸡蛋拌匀,隔水炖1小时即可食用。当归养血,甘草补中益气,与鸡蛋搭配,能够养血安神、宁心定悸,能改善心气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等情况。
3.金银花:清热解暑
炎炎夏日容易中暑,不少中药有清热解暑的效果,金银花就是常用的一种。
(1)金银花+薄荷
取金银花30克、鲜芦根60克洗净,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再下薄荷10克煮3分钟,滤渣取汁加适量白糖温服,能够清热、凉血、解毒。
(2)金银花+山楂
取金银花6克、山楂片50克,用文火炒5至6分钟,加适量白糖用武火炒成糖饯,取出适量开水冲服,可以清热、散瘀、消食。
(3)金银花+白萝卜
将白萝卜100克去皮洗净切块,与金银花10克、蜂蜜80克拌匀,放置碗内,隔水蒸熟,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能够疏风润肺、化痰止咳。
4.甘草:清热解毒
甘草能够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有“国老”之称,也有不少养生搭配。
(1)甘草+绿豆
将生甘草15克、绿豆60克研成粗末,放入热水瓶中,倒入适量沸水,加盖20至30分钟,代茶饮用。能够清热、解毒、利湿。生甘草偏于清热、解毒,与绿豆搭配作用更强。
(2)甘草+桔梗
取生甘草3克、桔梗6克、少许砂糖,水煎20分钟,滤汁后加水再煎,将两次药汁混合,频频饮用,能够清热解毒、利咽止咳,有助于减轻急、慢性支气管炎症状。
(3)甘草+白芍
取甘草20克、白芍40克洗净,加水煎煮服用,每天一剂,能够缓解胸胁疼痛、肌肉痉挛等病症。甘草缓急止痛,搭配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平肝益阳的芍药,对中枢性、周围性痉挛症状都有缓解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甘草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5.桑叶:清肝明目
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干品可泡茶、入药,鲜品则可以入菜,搭配多样。
(1)桑叶+菊花
取桑叶5克、菊花10克、绿茶10克,煎汤代茶饮,能够清热平肝,适合情绪急躁、长期熬夜、血压控制不稳的人群。
(2)桑叶+麦冬
取桑叶、麦冬、葛根、山楂、陈皮各3克,加水煎煮3至5分钟,徐徐饮用,可缓解口干、眼涩、肢体困重等气阴亏虚、脾湿内蕴病症。
(3)桑叶+杏仁
取桑叶、杏仁、牛蒡子各3克,薄荷叶、桔梗、炙甘草各2克,加沸水浸泡3至5分钟频饮,能够清肺利咽,适用于咳嗽咳痰、咽喉痒痛、烟酒刺激、经常用嗓的人群。
(4)桑叶+决明子
取桑叶、菊花、车前草各3克,决明子、女贞子、枸杞子各5克装袋,加沸水浸泡3至5分钟,续水3至4次饮用,可以清肝明目,改善目赤肿痛等症状。
责任编辑:任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