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做优“党建+”文章,精准谋划乡村振兴网格图,个性化定制乡村振兴方案……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这一主线,探索实施“头雁引领、乡贤助力、支部共建”工程,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蹚出新路子、干出新样子。
头雁引领添动力
“回乡后一直有个执念,就是要带领老乡摘掉‘穷帽子’走上致富路。”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劳田村党总支书记刘全红,积极争当红色头雁,在村里建设了富硒水稻基地1000余亩、湿稻谷烘干厂1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家、吸纳带动脱贫户26人增收、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9人。今年以来,千亩富硒水稻丰产丰收,烘干厂顺利投产运营,劳田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预计突破百万元。
实施“头雁工程”,赣县区推进“头雁梯队”干部储备和培育,在赣县区范围内培育50名履职能力强、年龄学历优、致富带头能力强的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开设“头雁论坛”,开展“擂台比武”,评选“十佳红色头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乡贤助力添活力
近日,赣县区三溪乡下浓村“科技小院”热闹非凡,“两新”党支部联合湖羊“科技小院”举办主题班会活动,40余名青少年全神贯注地听工作人员讲解。
作为全国首个湖羊产业“科技小院”所在地,下浓村党总支书记蔡联亮介绍,该村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集聚各类人才,发挥人才效应,联手创建江西省种羊场和省农科院科研示范基地。截至目前,专家教授及其研究生团队13人已入住小院,其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各1人,博士学位5人,下浓村已然成为科技村。
赣县区充分利用大数据思维、构建乡贤数据库,成立乡贤理事会,建立乡贤服务站,落实激励机制,打造人才强磁场,吸引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人才效应持续迸发。
支部共建聚合力
赣县区深入开展推行“联村发展”“部门帮村”“村企合作”“互帮双促”活动,形成大抓基层、抓好党建的合力。
“全区开展‘工作大比武’活动,每月记录成绩,每季度排名,年终算总账。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成效,都记在账上,工作如果‘差不多’年底就会‘差很多’。”南山片区网格片长在工作例会上跟众人叮嘱。
探索“互帮双促”,赣县区将19个乡镇划分为4个网格区,相对集中的乡镇为1个片区,每个片区设置1名片长,由片长召集例会,进行“交账”“揭短”“点评”,形成“一天不进步就是退步”的紧迫感。
赣县区吉埠镇建节村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资源匮乏,是江西省地质局挂点村,和赣县区直(驻区)机关挂点村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一起帮扶建节村发展,取得一致好评。
赣县区推行“部门帮村”的村集体经济联村发展模式,按照“1+1”或“1+N”的方式,由区直(驻区)机关党支部分别与所挂乡村振兴村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建立“机关党员+农村党员”互帮机制,实现党课共学、良策共谋、经济共抓、合作共进。截至目前,172个支部落实共建,172名驻村第一书记“空降”乡村当“村官”,为乡村献智献力。
责任编辑:李明水 杨小林
总平台审核编辑:吴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