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5.6万亩中药材“点绿成金”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5-04-09  来源:内蒙古学习平台  作者:李荣 梁慧 李栋佳  浏览次数:2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立足北疆生态屏障区位优势,深挖道地药材资源潜力,科学规划布局,强化服务措施,加大扶持力度,通过“生态优先+产业突围”双轮驱动战略,走出一条中药材产业振兴新路径。3000亩连片甘草种植资料图。(摄影:李荣)在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种植大户贾二平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正与村民规划着“药田扩张版图”。作为镇里最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立足北疆生态屏障区位优势,深挖道地药材资源潜力,科学规划布局,强化服务措施,加大扶持力度,通过“生态优先+产业突围”双轮驱动战略,走出一条中药材产业振兴新路径。

3000亩连片甘草种植资料图。(摄影:李荣)

在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种植大户贾二平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正与村民规划着“药田扩张版图”。作为镇里最早涉足甘草种植的农户,去年他连片种植了近3000亩的甘草,今年除了甘草他又计划种植近千亩丹参,成为镇里第一个尝“螃蟹”的人。

“从去年的用水量来看,甘草比玉米省了一半的水。在镇政府的牵头下,我今年计划在继续种植甘草的基础上,尝试种植丹参,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预计丹参每亩纯收入能达到2500元。”明安镇种植大户贾二平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乌拉特前旗明安镇海拔较高,干旱少雨低温,致使农作物生长期长,广种薄收。靠老天爷吃饭成为这片土地农业增产增收难以突破的瓶颈。但这里土质松软、光照充沛、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长发育。近年来,乌拉特前旗明安镇秉持“扩规模、提品质、强品牌、提效益”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禀赋,将地理劣势转变为富民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在种植黄芪40余年历史的基础上,引进防风、桔梗、甘草、白芍、丹参,探索出多种中药材多元化发展格局的新路径,建成集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中药产业链,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巴彦淖尔市种植中蒙药材面积最大的乡镇。

黄芪产业园。 (摄影:梁慧)

“我们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群众过上好日子。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党建为统领,以园区为引领,稳步扩大黄芪、酸枣、甘草等中蒙药材种植规模,积极引进丹参、白芍、金银花等药材种植,下大力气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实现中蒙药材‘百花齐放’、产业发展首尾并进,让草原药谷和中蒙药材经济强镇的成色更足,让群众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明安镇党委书记韩文宝表示。

切片的黄芪。(摄影:李荣)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中草药种植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乌拉特前旗明安、大佘太、小佘太等乡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扶持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聚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从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等方面入手,推动“小药材”向“大产业”转变,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和旗域经济发展。2024年,乌拉特前旗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6000亩,乌拉特前旗以“药”为业,以业富民,已经成为推动旗域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李璐 涂利伟 李桂荣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