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活百科 » 正文

健康问答|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5-11-05  来源:新华社  作者:蔺娟  浏览次数: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乳腺结节就是乳腺癌吗?如何预防乳腺癌?听听专家怎么说。“乳腺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并非由单一原因导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甲乳血管外科主任王廷介绍,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包括性别与年龄因素、遗传与家族史因素、月经与生育史因素等。女性是罹患乳腺癌的主要人群,尤其是40岁以上女性,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如果女性的一级亲属曾患乳腺癌,或个人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乳腺癌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如果女性的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或

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乳腺结节就是乳腺癌吗?如何预防乳腺癌?听听专家怎么说。

“乳腺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并非由单一原因导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甲乳血管外科主任王廷介绍,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包括性别与年龄因素、遗传与家族史因素、月经与生育史因素等。女性是罹患乳腺癌的主要人群,尤其是40岁以上女性,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如果女性的一级亲属曾患乳腺癌,或个人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乳腺癌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如果女性的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或晚育,会延长雌激素暴露时间,乳腺癌患病风险也会增加。此外,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或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导致的肥胖,酗酒、吸烟、长时间久坐不动等也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王廷提醒大家,高危因素不是“定罪书”,而是提醒我们关注健康的信号。多数乳腺癌患者并无明显家族史,因此每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

“体检发现乳腺结节,我是不是得癌了?”这是医生在门诊最常听到的问题。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甲乳血管外科主治医生孔静表示,结节不等于癌症,绝大多数乳腺结节是良性的,无需过度恐慌。乳腺结节其实是B超、钼靶等影像学报告的一个描述性术语,泛指乳房内的小肿块,建议发现结节后,进行全面评估,必要时通过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预防乳腺癌,我们倡导‘三级预防’策略。”孔静介绍,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建议大家健康饮食、规律运动、限制饮酒,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二级预防即早期筛查,早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早筛查、早发现很重要。首先可以进行自我检查,建议女性每月月经后7至10天进行触诊,观察乳房形状、皮肤变化,并轻柔触摸有无肿块。但自检仅可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医学检查。女性可选择乳腺B超、钼靶等适合的手段进行常规筛查。对于有家族史或基因突变者,应于25岁至30岁开始筛查,并缩短间隔时间。定期体检是预防的核心,乐观的心态也很重要,长期压力会扰乱内分泌,学会放松也是“防癌良方”。

王廷介绍,三级预防即早期治疗,对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进行积极综合治疗。三级预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以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

专家表示,乳腺癌可防可治,无需谈癌色变。关注高危因素、理性对待结节、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定期筛查,让我们用科学为自己撑起一把“防癌保护伞”。(记者蔺娟)

责任编辑:王笑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